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691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8:08
一种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其以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为底物,该底物在生物催化剂、辅因子和辅因子再生系统的存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所述的还原反应在pH为6~8的水相缓冲液中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工艺条件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对还原反应的pH的优化,提高底物浓度,降低酶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高效率的生物转化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和绿色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氰基-(3R,5R) -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世界最畅销的药物大类。2010年世界最畅销药物,辉瑞公司的立普妥(商品名称Lipitor,年销售额119亿美元)有效活性为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Nature 2012,485:185-194)。6-氰基-(3R, 5R) - 二轻基己酸叔丁酯是 用于合成此类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的关键手性中间体。目前可以通过化学法或酶法加以制备(Angew. Chem.1nt. Ed. 2005, 44:362-365)。目前化学法工艺生产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是利用硼烷类衍生物在-70摄氏度以下的条件下将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还原。该工艺需要极端反应条件,易燃,能耗严重并且产品的立体异构纯度只能达到98%(US 2009/0216029A1)。美国的科德克希思公司开发的合成路线是利用源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基因工程改造的酮还原酶催化从6_氰基-(5R)-轻基_3_氧代己酸叔丁酯到6-氰基-(3R,5R) -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还原反应,同时利用一种葡萄糖脱氢酶完成辅酶(NADPH)的再生反应。通过该工艺路线可以获得立体异构纯的6-氰基-(3R,5R)_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de值大于99%) (WO 2008/042876A2)。但是该工艺中存在着底物浓度较低,酶用量较大等问题,例如在该专利中制备产物的实例中,其初始底物浓度为300mg/mL,酶粉用量为底物的1. 2%,辅酶用量为底物的0. 05%,该种用量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6-氰基-(3R,5R)-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6-氰基-(3R,5R)-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其以6_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为底物,该底物在生物催化剂、辅因子和辅因子再生系统的存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6-氰基-(3R,5R) -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所述的生物催化剂为酮还原酶,所述的辅因子再生系统包括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所述的还原反应在pH* 61的水相缓冲液中进行,在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底物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浓度为35(T400mg/mL,所述的酮还原酶与所述的底物6-氰基-(5R)-轻基_3_氧代己酸叔丁酯的质量比为0. 005、. 04:1。进一步地,在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辅因子所述的葡萄糖所述的葡萄糖脱氢酶;所述的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质量比为0.0005、. 002:0.9 1. 8 :0. 01 0. 04 :1。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因子为NAD/NADH或NADP/NADPH。优选地,所述的辅因子为NADP/NADPH。优选地,所述的水相缓冲液为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优选地,所述的还原反应在pH为7. 0的水相缓冲液中进行。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在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葡萄糖、所述的水相缓冲液,搅拌均匀,继续加入底物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1,再继续加入葡萄糖脱氢酶和酮还原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 8,再加入所述的辅因子,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pH6 8,搅拌反应,利用LC-MS检测反应进程,待转化率达9(T99%时,结束反应。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酮还原酶(苏州汉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KRED101)、葡萄糖脱氢酶(苏州汉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GDH102)均可商购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工艺条件的优化,提高底物浓度,降低酶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高效率的生物转化过程,适合产业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式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其以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为底物,该底物在生物催化剂、辅因子和辅因子再生系统的存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催化剂为酮还原酶,所述的辅因子再生系统包括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所述的还原反应在pH为6~8的水相缓冲液中进行,在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底物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浓度为350~400?mg/mL,所述的酮还原酶与所述的底物6?氰基?(5R)?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质量比为0.005~0.0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氰基_(3R,5R)_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其以6-氰基_(5R)_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为底物,该底物在生物催化剂、辅因子和辅因子再生系统的存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6-氰基_(3R,5R)- 二羟基己酸叔丁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催化剂为酮还原酶,所述的辅因子再生系统包括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所述的还原反应在PH为6^8的水相缓冲液中进行,在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底物6-氰基-(5/0-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浓度为35(T400 mg/mL,所述的酮还原酶与所述的底物6-氰基-(57 )-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质量比为O. 005、. 0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始时的反应体系中,所述的辅因子所述的葡萄糖所述的葡萄糖脱氢酶;所述的6-氰基-(57 )-羟基-3-氧代己酸叔丁酯的质量比为O. 0005、. 002 0. 9^1. 8 O. 01 O. 0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庸堂鞠鑫梁长辉庄继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