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r-Ti合金超半球壳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84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V-Cr-Ti合金超半球壳制造工艺,其主要成分包含(重量%)铬:4-5%、钛:4-5%,其余为钒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是将上述成分的粉末冶金预制球壳毛坯在1000℃~1200℃温度下进行热等静压,在900~1200℃温度下进行0.5~1小时加热,然后采用0.75吨-2吨自由锻锤进行超半球壳的模锻成型,再于800~1100℃温度下进行0.5~5小时热处理,以50~100℃/小时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在600~700℃的温度下进行退火。采用本工艺制备的超半球壳在中子辐照条件下具有低的激活特性和保持优良的高温强度,此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辐射诱变膨胀和抗辐射损伤能力、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高导热性、较低的弹性模量、低的生物危害性、较好的抗蠕变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合金制造方法,具体指一种f凡合金超半球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钒合金是优良的聚变反应堆用结构材料,和其他金属结构材料相比,钒合金最显著的优点是其在中子辐照条件下的低激活特性和优良的高温强度性能。钒基合金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钒基合金主要应用在航空、国防、核聚变和高温环境等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钒合金的研究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聚变反应堆用材料的深入研究和为满足科学研究及一些领域的特殊要求,美国、俄罗斯、欧盟和日本对钒基合金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对钒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钢铁工业,对钒基合金的研究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各国材料科研工作者对钒合金越来越重视,现在普遍认为V- (4-5) Cr- (4-5)Ti合金是最重要的候选材料。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量的日益减少,核能将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核反应堆的建造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V-Cr-Ti合金是重要的聚变核反应堆候选结构材料,具有优良的低活化特性、高温强度、耐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Cr?Ti合金超半球壳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过200目筛的铬粉、钛粉和钒粉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合金粉末放入模具中压制成球壳毛坯,然后该球壳毛坯在1000~1200℃温度下热等静压成型后,再在900~1200℃温度下模锻成型,再于800~1100℃温度下进行0.5~5小时热处理,然后以50~100℃/小时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最后在600~700℃的温度下退火,即得到V?Cr?Ti合金超半球壳;所述的V?Cr?Ti合金超半球壳含有4?5wt%铬、4?5wt%的钛和余量的钒,并且不可避免杂质的含量小于等于0.1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Cr-Ti合金超半球壳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过200目筛的铬粉、钛粉和钒粉在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合金粉末放入模具中压制成球壳毛坯,然后该球壳毛坯在1000 1200°C温度下热等静压成型后,再在 900 1200°C温度下模锻成型,再于800 1100°C温度下进行O. 5 5小时热处理,然后以 50 100°C /小时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最后在600 700°C的温度下退火,即得到V-Cr-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孝贾万明刘全利梁栋尚福军郑强苏继红罗建明赵玉东蔡文忠刘斌元李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