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113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解决具有轮边减速器结构车辆制动鼓的拆卸问题,便于重型车辆制动鼓的保养和维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拉臂和丝杠,拉臂的连接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设有拉爪;丝杠的顶靠端从横梁中旋入,顶靠在顶板上。用扳手通过丝杠一端的扳手方将丝杠旋入,使横梁和拉臂产生拉力,将制动鼓拉出。杜绝了敲击制动鼓造成的制动鼓损伤,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安装便捷、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
本技术属于车辆维修保养的拆卸工具,特别是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解决 具有轮边减速器结构车辆制动鼓的拆卸问题,便于重型车辆制动鼓的保养和维修。
技术介绍
在拆卸变形、锈蚀的具有轮边减速器结构的车辆制动鼓时,其原有的顶出孔螺纹 强度较低,易滑扣难以顺利拆卸。常用的三爪拉缩器因受安装位置影响,使用时稳定性较 差,强度不高,且丝杠顶端无可靠的着力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制动鼓受力不均,易产生应 力集中,造成轮边减速器端盖裂损。需要制作针对性较强的专用工具来解决制动鼓难以拆 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轮边减速器结构的车辆制动鼓时,便于重型车辆制 动鼓的拆卸,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材料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包括拉臂和丝杠,拉臂 的连接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设有拉爪;丝杠的顶靠端从横梁中旋入,顶靠在顶板上。用扳 手通过丝杠一端的扳手方将丝杠旋入,使横梁和拉臂产生拉力,将制动鼓拉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强度较高,稳定性好,安装方便。在 车辆维修制动器的过程中,使拉臂下部拉住制动鼓,上部与横梁相连,处于受力状态,通过 旋入丝杠达到拉出制动鼓的目的。杜绝了敲击制动鼓造成的制动鼓损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维修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本技术使用方便、安装便捷、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性 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拉臂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车辆制动鼓拉 出器,包括拉臂3和丝杠1,拉臂3的连接端与横梁2连接,另一端设有拉爪;丝杠I的顶靠 端从横梁2中旋入,顶靠在顶板4上。横梁2两端设有拉臂嵌入槽,中部焊接套筒,其套筒 中设有丝扣。丝杠I的顶靠端是锥型端,另一端设有扳手方。顶板4是矩形板,有两个对边 是弧形并在一个端面的弧形边上设有弧形凸台,另一个端面的中心设有凹窝。拆卸制动鼓时,将拉臂3连接端的连接孔放置在横梁2两端的拉臂嵌入槽中,另一 端的拉爪钩挂在制动鼓的凸缘上。将顶板4挂在车轮轮边减速器的外壳上。依据反作用力 原理,旋入丝杠1,使丝杠I的顶靠端与顶板4中心的凹窝顶靠,将力分布在顶板4与减速器壳体的接触面上。然 后继续用扳手通过丝杠I的扳手方将丝杠I旋入,使横梁2和拉臂 3产生拉力,将制动鼓拉出。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包括拉臂(3)和丝杠(I),其特征是,拉臂(3)的连接端与横梁(2)连接,另一端设有拉爪;丝杠(I)的顶靠端从横梁(2)中旋入,顶靠在顶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其特征是,所述横梁(2)两端设有拉臂嵌入槽,中部焊接套筒,其套筒中设有丝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其特征是,所述丝杠(I)的顶靠端是锥型端,另一端设有扳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其特征是,所述顶板(4)是矩形板, 有两个对边是弧形并在一个端面的弧形边上设有弧形凸台,另一个端面的中心设有凹窝。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解决具有轮边减速器结构车辆制动鼓的拆卸问题,便于重型车辆制动鼓的保养和维修。本技术包括拉臂和丝杠,拉臂的连接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设有拉爪;丝杠的顶靠端从横梁中旋入,顶靠在顶板上。用扳手通过丝杠一端的扳手方将丝杠旋入,使横梁和拉臂产生拉力,将制动鼓拉出。杜绝了敲击制动鼓造成的制动鼓损伤,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本技术使用方便、安装便捷、省时省力、操作安全性好。文档编号B25B27/00GK202825683SQ20122014547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白秀明, 付维新, 许衍胜, 姜云刚, 刘威强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制动鼓拉出器,包括拉臂(3)和丝杠(1),其特征是,拉臂(3)的连接端与横梁(2)连接,另一端设有拉爪;丝杠(1)的顶靠端从横梁(2)中旋入,顶靠在顶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秀明付维新许衍胜姜云刚刘威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