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薄膜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47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第一组件的多层薄膜元件(1),特别是形为多层薄膜元件的RFID天线,以及一种用于将第二组件固定在该类薄膜元件(1)上的方法。薄膜元件(1)具有绝缘层(10),所述绝缘层包括正面(10V)和背面(10R)。薄膜元件(1)具有构成第一组件的层(11、12)和设置于正面(10V)上、和第一组件相连的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薄膜元件(1)包括设置于绝缘层(10)上的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从和绝缘层(10)相垂直的方向看,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的区域中。热电极接触层(30)在背离绝缘层(10)的一侧上具有构成薄膜元件(1)外表面的热电极接触面(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第一组件的多层薄膜元件,特别是形为多层薄膜元件的RFID天线,以及一种用于将第二组件固定在该类多层薄膜元件上的方法(RFID=射频识别)。
技术介绍
RFID应答器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和一个电子微芯片,简称“芯片“,其置于支撑体上。在熟知的用于生产RFID应答器的方法中首先会准备好天线基底,即多层薄膜元件包括支撑基底和至少一个导电层用作RFID天线,并且然后天线和应答器芯片电连接。一种传播很广的将芯片置于天线基底上的安装方法为倒装焊接。其中芯片在其主动接触面(“芯片焊盘”)上配备有接触突起(所谓的“Bumps”)、被翻转(因此具有倒装的名称)、被对准然后通过其接触面设置于相应芯片接触面(“基底焊盘“)上,使得芯片和天线间产生导电接触。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形式中,芯片被机械式地固定在例如被称为“Strap “的接线元件上并且电连接,其中接线元件在其一侧具有设置在天线基底的相应芯片接触面(“基底焊盘“)上的接触元件,以此芯片和天线间建立了导电连接。例如是可加热的冲头(热电极)的加热装置可以和一个或者多个组件相接触,从而让天线和芯片或天线和其上具有安装好的芯片的接线元件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DE 102010024523.21.一种具有绝缘层(10)的多层薄膜元件(I),所述绝缘层包括正面(10V)和与正面(IOV)对置的背面(10R),其中薄膜元件(I)包括构成第一组件的层(11、12)和设置于正面(IOV)与第一组件连接的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用于放置第二组件(50),其中薄膜元件(I)包括设置于绝缘层(10)上的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从与绝缘层(10)垂直的方向看,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的区域中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的背离绝缘层(10)的一侧上具有构成薄膜元件(I)外表面的热电极接触面(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第一组件的层(11、12)可导电。3.如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是天线结构。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与第一组件电连接。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是用于放置电子微芯片(50)的芯片接触面。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构造成设置在正面(IOV)的正面热电极接触层,该正面热电极接触层至少局部地包围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构造成设置在背面(10R)的背面热电极接触层,该背面热电极接触层从与绝缘层(10)垂直的方向上看至少局部地搭接和/或包围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背面热电极接触层从与绝缘层(10)垂直的方向上看完全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组件接触面(23、24)。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正面热电极接触层和背面热电极接触层通过导热组件相互热连接。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由热导率大于50W/ (mK)的材料制成。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构造成金属层。11.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面(32)具有圆形或矩形的轮廓(34)。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面(32),在绝缘层的平面内被测量时,具有在2至50mm范围内的、特别是5至25mm范围内的最大延展。1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多层薄膜元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热电极接触层(30)具有I至50 μ m范围内的、特别是6至14 μ m范围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申德勒C·舒马赫S·米斯林格
申请(专利权)人: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