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座壳孢发酵生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798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扁座壳孢发酵生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及方法。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1w%可溶性淀粉或葡萄糖,1w%蛋白胨或酵母粉,4×10-4mol/LBa2+或Ca2+,0.01w%Vc或VB1,培养基初始pH=5.5-7.0。该方法通过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中,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15mL,于26℃,转速160r/min下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酵方法具有发酵周期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提供的用于扁座壳孢发酵生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具有几丁质酶产率高,几丁质酶活力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扁座壳孢placenta Berk, et Br.)是子囊菌门、粪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座壳孢属的一个种,主要寄生在粉風和介壳上,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方都有分布。在我国南方等省的自然生境和农业生态系统中造成粉虱群流行病,从而可以控制粉風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几丁质酶在微生物中的分布情况,细菌中有粘质沙雷氏菌,环状芽孢杆菌,地衣芽 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液化沙雷氏菌,液化肠杆菌,嗜水气单孢菌等。放线菌中有灰色链霉菌,红色链霉菌及其它一些未定种的链霉菌。真菌中有溜曲霉,球孢白僵菌,米曲霉和木霉等(关海宁等,2006)。从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中都能获取几丁质酶,但由于细菌具有快速生长和易进行基因操作的特性而倍受人们青睐。目前报道的产几丁质酶细菌类型很多(杨水英等,2007)。在真菌几丁质酶相应领域也报道了一些研究结果。肖炎农等对植物线虫卵寄生真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几丁质酶研究,翟逸对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7ej^i)CQ031021几丁质酶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座壳孢发酵生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含有1w%可溶性淀粉或葡萄糖,1w%蛋白胨或酵母粉,4×10?4mol/L?Ba2+或Ca2+,0.01w%Vc或VB1,培养基初始pH=5.5~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君志苏礼超李小霞涂洁宋飞飞邱云锋郭庆丰何肖云毛丽慧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