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为原料,在醇类溶剂中,与氢氧化钠反应。该方法在操作上容易过滤,制得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收率高、纯度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CAS号为1037-50-9,是磺胺类抗菌药。磺胺类抗菌药品种多、产量大,是人工合成的有效广谱抗菌药物,对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等高度敏感;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鼠疫等具有显著的疗效。关于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很多文献报导了其药理学方面的作用,如Japanese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 1964,26 (2)报导了磺胺间二甲氧卩密唳钠口服给药于母鸡后其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 在波兰专利PL146824 (1987-11-02)中,报导了如下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的合成路线。 UHW1. !I 广、! + I r 1Γ 1 + η II1.1, .!J 'J L I! ' :-:γ -1-. r-1.a -γ - γC ' ; !ι.·,.:?·>.- -.. :..L.,5........ ...ρρ.T。” /JI Q JJ,.//-γ,u'I //II*!ι I,.為... JSJI,1. .5;// T,·οw;1..1iIΝ -VI-·W、.~II V-d,.· αIiI ,J1","1. ! !I' '''' -1--.!! .r ζ .',.ι:~ '.Λ%'-'. --..Ι: \rι:-~ι.. γ ·*; ,: -r具体工艺为先通过制得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的浓缩物,然后将其与8%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继续反应,制得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采用该工艺制备得到的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存在由于所得结晶很细、易吸水而不容易过滤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工艺收率、纯度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具产业化的制备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的路线。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结晶过细、不易过滤的问题,且有很高的收率和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得到的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收率高,晶型纯,适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醇类为溶剂制备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的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将磺胺间二甲氧嘧啶与氢氧化钠在醇类溶剂中反应制备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所述的醇类溶剂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甲醇。优选地,所述的醇类溶剂为乙醇。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验发现,磺胺间二甲氧嘧啶与醇类溶剂混合,加碱后,加热溶清,更加有利于晶型的生成。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与醇类溶剂混合后,加入氢氧化钠,加热溶清,用活性碳搅拌脱色,过滤,经过两次冷却后,用无水乙醇淋洗,真空干燥得到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磺胺二甲氧嘧啶与氢氧化钠在醇类溶剂中反应制备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的方法,在后处理操作中易于过滤,生成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的晶型纯、收率高, 适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的HPLC图谱。 溶液配制 稀释剂流动相 缓冲液的制备称取6g磷酸二氢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50% (W/V)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 O色谱系统 不锈钢柱长25cm X内径4. 6mm , 5 μ m不锈钢柱内填L1; 流动相缓冲液-甲醇=300:100 (V/V); 流速1. Oml/min ; 检测器UV 254nm ; 进样体积10μ I ; 运行时间35分钟。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或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 在500ml的烧瓶中投入磺胺间二甲氧嘧啶20g,乙醇200g,氢氧化钠16g,加热溶清,加Ig活性炭,搅拌脱色O. 5h,过滤,慢慢冷却至55-60°C,保温lh,再缓慢冷却至0-5°C,保温lh,过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淋洗,在50-55°C真空干燥5h,得到纯白色的颗粒状结晶固体20. 34g,收率 95. 0%, HPLC99. 94%。实施例2 在500ml的烧瓶中投入磺胺间二甲氧嘧啶20g,异丙醇200g,氢氧化钠16g,加热溶清,加Ig活性炭,搅拌脱色O. 5h,过滤,慢慢冷却至55-60°C,保温lh,再缓慢冷却至0-5°C,保温lh,过滤,用少量无水异丙醇淋洗,在50-55°C真空干燥5h,得到纯白色的颗粒状结晶固体 20. 30g,收率 94. 8%, HPLC99. 6%。实施例3 在500ml的烧瓶中投入磺胺间二甲氧嘧啶20g,正丁醇200g,氢氧化钠16g,加热溶清,加Ig活性炭,搅拌脱色O. 5h,过滤,慢慢冷却至55-60°C,保温lh,再缓慢冷却至0-5°C,保温lh,过滤,用少量无水正丁醇淋洗,在50-55°C真空干燥5h,得到纯白色的颗粒状结晶固体 20. 20g,收率 94. 3%, HPLC99. 3%。实施例4 在500ml的烧瓶中投入磺胺间二甲氧嘧啶20g,甲醇200g,氢氧化钠16g,加热溶清,加Ig活性炭,搅拌脱色O. 5h,过滤,慢慢冷却至55-60°C,保温lh,再缓慢冷却至0-5°C,保温lh,过滤,用少量无水甲醇淋洗,在50-55°C真空干燥5h,得到纯白色的颗粒状结晶固体 20. 30g,收率 94. 8%, HPLC99. 6%。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将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与氢氧化钠在醇类溶剂中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甲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为原料,在醇类溶剂中,与氢氧化钠反应。该方法在操作上容易过滤,制得的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收率高、纯度高,适于工业化生产。文档编号C07D239/69GK102993104SQ20121037098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徐建康, 车大庆, 陈士明, 王金娟 申请人: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磺胺间二甲氧基嘧啶与氢氧化钠在醇类溶剂中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康,车大庆,陈士明,王金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