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环化合物合成,尤其涉及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开发催化手段实现对分子的选择性修饰,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往催化体系内额外加入的配体,以促进其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拉近反应试剂与底物之间的距离和有效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化学转化,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2、近些年来,人们在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基于导向基协助的通过原位生成环状金属中间体来控制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如果能使用配体促进无需预先官能团化,而直接使用碳氢键化合物的位点选择性修饰,包括远程控制位点选择性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则将大大提高反应的整体的步骤和原子经济性,进而提高其转化的实用性。
3、苯甲酸是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基序,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的选择性c-h键官能化将为逐步经济的有机合成提供合成有用的工具,例如合成肉桂酸衍生物和间位羧基乙烯基苯乙烯。目前,对苯甲酸间位c-h烯烃化的研究还很少,目前存在的有苯甲酸酯衍生物的缺电芳烃的非定向pd(ii)催化的烯烃化(fujiwara-moritani反应),但此反应需要芳烃底物作溶剂,以及苯甲酸酯的非定向铑(ii)烯烃化反应,这种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较差和产率较低。由于由于苯甲酸衍生物中含有多个c-h键且电子性质相似,因此精准识别目标c-h键,减少副产物,提高目标产物的获得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以苯甲酸衍生物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配体的作用下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金属催化剂为二价钯金属催化剂;所述反应还在氧化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中进行,经分离纯化得到e-3-(3-酰基-4-甲苯基)丙烯酸乙酯衍生物,其化学反应式为:
3、
4、其中,r1选自烷基、烷氧基、苯基、芳基、杂芳基中的一种。
5、进一步地,所述二价钯催化剂为醋酸钯(pb(oac)2),所述配体为
6、其中,r2选自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中的一种;
7、r3选自氢、烷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中的一种。
8、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剂为agoac,所述添加剂为naots。
9、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hfip)、四氢呋喃、氯仿、乙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hfip。
10、进一步地,所述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丙烯酸乙酯:pb(oac)2:配体:agoac:natos的摩尔比为0.1:0.25:0.01:0.02:0.3:0.1。
11、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0℃-100℃,时间为24h-28h,优选的,反应温度为70℃,时间为24h。
12、进一步地,所述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在有机溶剂、酰化剂、催化剂、有机碱存在下,具有式b所示的7-羧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与式c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制备式a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14、
15、进一步地,所述酰化剂为草酰氯,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16、进一步地,式b所示的7-羧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式c所示的化合物:酰化剂:有机碱的摩尔比为0.9-1:1-1.1:1.3-1.5:3;
17、按mol/l计,式a所示的7-羧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催化剂为1:0.01。
18、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7小时,反应温度为0℃-室温。
19、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式b所示的7-羧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20、以1,1'-螺二氢茚-7,7'-二醇作为起始物,经过甲基化反应、第一磺化反应、第一取代反应、去甲基化反应、第二磺化反应、第二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得到;反应过程如下:
21、
2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1,1'-螺二氢茚-7,7'-二醇加入有机溶剂1,在甲基化试剂、第一碱作用下生成化合物2;
23、(2)化合物2与有机溶剂2混合,加入第一磺化试剂、第二碱,生成化合物3;
24、(3)化合物3加入有机溶剂3中,在co存在下,加入第一催化剂、第一反应底物、第三碱,进行第一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4;
25、(4)化合物4加入有机溶剂4,在去甲基化试剂作用下,发生去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5;
26、(5)化合物5加入有机溶剂5,加入第二磺化试剂、第四碱,生成化合物6;
27、(6)化合物6加入有机溶剂6中,在氮气存在下,加入第二催化剂、第二反应底物,进行第二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7;
28、(7)化合物7加入有机溶剂7,在第五碱存在下水解,生成式b所示的7-羧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
29、优选地,步骤(1)中,有机溶剂1为四氢呋喃,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第一碱为氢化钠;反应温度为0-10℃,反应时间为6-12h;
30、步骤(2)中,有机溶剂2为二氯甲烷,第一磺化试剂为三氟甲磺酸酐,第二碱为吡啶;反应温度为0-10℃,反应时间为6-12h;
31、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3为乙腈和甲醇;所述第三碱为三乙胺;所述第一催化剂为pdcl2(dppf);所述第一反应底物为甲醇;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6-24h;
32、步骤(4)中,所述有机溶剂4为dcm,去甲基化试剂为bbr3,反应温度为-20-10℃,反应时间为6-8h;
33、步骤(5)中,所述有机溶剂5为二氯甲烷,第二磺化试剂为三氟甲磺酸酐、第四碱为吡啶,反应温度为-0-10℃,反应时间为6-12h;
34、步骤(6)中,所述有机溶剂6为甲醇;第二催化剂为pdcl2(dppf);第二反应底物为hcoona;
35、步骤(7)中,所述有机溶剂7为dmso;所述第五碱为氢氧化钾;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6-24小时。
36、优选地,步骤(1)中,按摩尔比计,1,1'-螺二氢茚-7,7'-二醇:甲基化试剂:第一碱=2:1:1;
37、步骤(2)中,按摩尔比计,化合物2:第一磺化试剂:第二碱=10:13:15;
38、步骤(3)中,按摩尔比计,化合物3:第一催化剂:第一反应底物:第三碱=10:0.5:100:30;
39、步骤(4)中,按摩尔比计,化合物4:第一去甲基化试剂=1:3;
40、步骤(5)中,按摩尔比计,化合物5:第二磺化试剂:第四碱=10:1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苯甲酸衍生物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配体的作用下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金属催化剂为二价钯金属催化剂;所述反应还在氧化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中进行,经分离纯化得到E-3-(3-酰基-4-甲苯基)丙烯酸乙酯衍生物,其化学反应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钯催化剂为醋酸钯(Pb(OAc)2),所述配体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AgOAc,所述添加剂为NaOT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HFIP)、四氢呋喃、氯仿、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丙烯酸乙酯:Pb(OAc)2:配体:AgOAc:NaTOs的摩尔比为0.1:0.25:0.01:0.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0℃-100℃,时间为24h-28h。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化剂为草酰氯,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B所示的7-羧基-1,1’-螺二氢茚类化合物:式C所示的化合物:酰化剂:有机碱的摩尔比为0.9-1:1-1.1:1.3-1.5:3;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7小时,反应温度为0℃-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苯甲酸衍生物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配体的作用下进行反应;所述反应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金属催化剂为二价钯金属催化剂;所述反应还在氧化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中进行,经分离纯化得到e-3-(3-酰基-4-甲苯基)丙烯酸乙酯衍生物,其化学反应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钯催化剂为醋酸钯(pb(oac)2),所述配体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agoac,所述添加剂为naot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hfip)、四氢呋喃、氯仿、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钯催化苯甲酸的衍生物间位碳氢烯烃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丙烯酸乙酯:pb(oac)2:配体: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普查,周波,郑聪,华允宇,胡永江,林祖鹏,李原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