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菌发酵骨泥生产呈味物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750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菌发酵骨泥生产呈味物质的方法,酵工艺配方是:接菌比(Aspergillusoryzae:Bacillus?subtilis)2:1,接菌量3%,料水比2:3,初始pH7,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酵的猪骨泥,蛋白水解度最高达到53.2%,相比于单独发酵显著提高;鲜味氨基酸、鲜味肽含量提高了10倍;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气味极大淡化,经喷雾干燥后无不良气味,口味鲜美。此发酵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附加值高,安全无毒副作用。产品富含小分子鲜味氨基酸和鲜味多肽,易于人体吸收。产品安全、营养、健康,既可以作为天然的调味品,也可以作为保健产品直接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肉食消费量第一大国,每年产生近2000万吨的各类畜禽骨头,除排骨和腔骨可以直接用于饮食外,其它骨头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因腐败而造成环境污染。骨头营养非常丰富,其中蛋白质90%为胶原、骨胶原及软骨素,含有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含量高;含有必须脂肪酸(亚油酸)和其它多种脂肪酸;含有大量的钙磷盐,钙磷比值接近2:1,是人体吸收钙磷的最佳比例;同时含有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磷脂质、憐蛋白。骨类产品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提取物产品和全骨利用产品。提取物产品包括骨胶、明胶、骨油、水解动物蛋白HAP等。全骨利用产品包括骨泥、骨糊、骨浆、骨松、骨味素等。其中骨泥是广泛采用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骨利用方式。国内目前对骨泥的研究利用还大多停留在酶解的水平上,酶解成本高,酶解过程不可控,且产物苦味肽含量高,口感很差。本技术通过双菌发酵骨泥,米曲霉的中、碱性蛋白酶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中、碱性蛋白酶协同作用,发酵终点易于控制,蛋白水解度大幅提升,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和鲜味多肽的含量大幅提高,苦味氨基酸含量降低,经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菌发酵骨泥生产呈味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骨泥制备:新鲜骨头去除污血,切成3cm×3cm的小块,置于多功能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微小,大小均一的骨泥;2)骨泥脱脂:在步骤1)制备的骨泥中加入水,加热煮沸,室温冷却后除去上层油脂,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和脱脂骨泥。3)调配:在步骤2)制备的离心上清液中加入清水,按照骨泥浓度50%在脱脂骨泥中加入上清液;调节pH到7,在115℃的条件下灭菌15min;4)发酵剂的制备:枯草芽孢杆菌经高密度培养后浓缩菌体;米曲霉斜面培养浓缩孢子;5)接种:在步骤3)制备的灭菌上清液中接种发酵剂,按照3%的接种量进行接种;6)发酵:在步骤5)接种后置于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斌秦斌钰方慧英诸葛健宗红孙进龚星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味食品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