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及举高消防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001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及举高消防车,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在臂架的主臂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固定在第二齿轮的中心,中心轴与第二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角度传感器的外壳固定在转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相对啮合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设置在臂架的主臂轴和固定在转台上的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上,在这种结构形式下,臂架在动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对主臂轴影响较小,主臂轴本身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也就确保了臂架变形对角度传感器的影响十分有限,不仅不会使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偏离外壳中心,而且不会形成过大的应力而造成角度传感器的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及举高消防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及举高消防车。技术背景现有的巨型登高平台消防车具有可折叠或伸缩的多级钢结构架作为臂架,用来承载工作斗载荷和消防炮喷射反力。臂架与转台通过轴进行连接,转台的一端安装臂架,而另一端则与副车架连接,可以实现360度的回转。臂架可以绕着轴自由旋转,达到臂架起落的效果。对于现有的巨型登高平台消防车来说,臂架质量通常比较大,有些重达30多吨, 因此在臂架起落的运动过程中,将会变化成不同幅度的情况,整车的控制及限制动作也需要有相应的差异。这就要求对臂架变幅的角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从而实现对整车更好的控制和保护。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方向看过去的视图。其中角度传感器2a和罩子Ia被安装在转台5a和臂架6a之间,角度传感器2a 和罩子Ia的中心均处于转动轴线7a上,其中罩子Ia固定在转台5a上且罩住角度传感器 2a,角度传感器2a的外壳也被固定在转台5a上,而角度传感器2a的中心轴通过连接杆3a 固定在安装板4a上,而安装板4a固定在臂架6a的末端。当臂架相对于转动轴线7a转动时,会带动安装板4a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3a所连接的角度传感器2a的中心轴相对于外壳发生转动,由此角度传感器2a可以根据其外壳和中心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情况来测算出臂架6a的运动角度,并在臂架6a达到极限位置时,给予控制器发送相应的信号以控制臂架 6a停止起升。图1、2中所示的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存在着以下问题I、由于臂架在动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可能会拉动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偏离其外壳的中心,并有较大的应力作用于角度传感器上,易造成角度传感器的损坏,进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信号不稳定等问题。2、由于该装置的安装位置设置在靠内的位置,使得安装困难。3、该臂架变幅检测装置仅能够实现臂架角度的测量,虽然其能够在极限位置发出指令,但如果其发生电子故障导致限位失效,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这种装置的安全保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及举高消防车,能够对臂架变幅的角度进行稳定的测量,避免角度传感器的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用于测量臂架相对于转台的变幅角度,包括角度传感器,其中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臂架的主臂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且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外壳固定在所述转台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主臂轴的一端相对所述臂架和转台的铰接位置靠外侧的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主臂轴的相对所述臂架和转台的铰接位置靠内侧的轴体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固定在所述转台上,且所述限位开关可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极限位置向所述臂架的控制器发出指令。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开关为凸轮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部分为凸轮结构, 且所述限位开关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齿轮上的凸轮结构接触,所述凸轮结构设置的范围由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极限位置确定。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开关为接近开关,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部分的半径不同于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部分的半径或者第一齿轮的第一部分的材质不同于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部分的材质,所述限位开关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部分接近,且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部分设置的范围由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极限位置确定。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外壳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转台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举高消防车,包括臂架和转台,所述臂架相对于所述转台能够转动,其中,还包括前述的臂架变幅检测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所述臂架进行角度限位的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发出的指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将相对哨合转动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设置在臂架的主臂轴和固定在转台上的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上,在这种结构形式下,臂架在动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对主臂轴的影响较小,主臂轴本身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也就确保了臂架的变形对角度传感器的影响十分有限,不仅不会使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偏离外壳中心,而且不会形成过大的应力而造成角度传感器的损坏;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齿轮被固定在主臂轴靠外侧的端面上,相比于现有的内部设置的方式,设置在外部可以尽量减小臂架变化对传感器的影响,而且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在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在转台上还设置有限位开关,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极限位置向所述臂架的控制器发出指令,这样就可以进行臂架的角度限位控制,再结合角度传感器自身的极限位置控制,形成限位的双保险,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的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方向看过去的视图。图3为本技术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实施例中A-A截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本技术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 并结合图4中的A-A截面,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的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用来测量臂架相对于转台的变幅角度。其中,臂架变幅检测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4、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第一齿轮I固定在臂架(图中未示出)的主臂轴7上,第二齿轮2与第一齿轮I啮合,角度传感器4的中心轴固定在第二齿轮2的中心,且该中心轴与第二齿轮4的转动轴线重合。角度传感器4的外壳固定在转台8上。从图上可以看出,主臂轴7穿设于转台8上的铰接孔中,臂架可带动主臂轴7相对于转台8转动一定的角度。现有的臂架变幅检测装置中的臂架发生的变形将直接带动其末端所固定的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发生偏斜,造成过大的应力,而图3中臂架整体发生变形时,对主臂轴7自身造成变形的影响较小,因此固定在主臂轴7上的第一齿轮I几乎不会偏离回转中心,而且即便是第一齿轮随着主臂轴7自身的变形偏离回转中心,由于受到转台8 上的铰接孔的限制,变形程度也比较小,而且这种变形并不直接作用在与第二齿轮2连接的角度传感器4。因此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结合可以确保角度传感器不会因为臂架变形而造成损坏。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I固定在主臂轴7的一端相对臂架和转台8的铰接位置靠外侧的端面上。相应的,第二齿轮2以及角度传感器均设置在转台的外侧。将齿轮以及角度传感器设置在转台的铰接位置的外侧可以进一步的减小臂架变化对传感器的影响,而且相对于现有的转台内侧设置方式在安装和维护上更加方便。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齿轮固定在主臂轴的相对臂架和转台的铰接位置靠内侧的轴体上。相应的,第二齿轮和角度传感器均设置在转台的内侧,这种方式也能够对臂架变幅的角度进行稳定的测量,避免角度传感器的损坏。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在转台8上固定设置限位开关6,用来根据检测到的第一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臂架变幅检测装置,用于测量臂架相对于转台的变幅角度,包括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臂架的主臂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且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且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外壳固定在所述转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王明信李丹阚四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