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159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器,结构简单,可使物料快速混合,且有利于物料快速反应。物料混合器,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两端开口形成两个进料口,进料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1个分散管,分散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位于混合容器内。进料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所述分散管,各个分散管沿进料管的轴向间隔设置,各个分散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相互聚拢。所述分散管的数量为6个。所述混合容器为上端大且下端小的漏斗形状,混合容器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不同物料可快速混合且可快速反应。多种物料混合比较均匀。由于可实现快速混合以及快速反应,因此可快速进入下一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领域应用的物料混合器
技术介绍
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两种物料混合均匀。但目前,在化工领域,对物料进行连续反应及快速混合的设备很少,目前大部分采用间歇式操作,例如使用反应釜分批间歇式混合。这类设备费时费力,并且无法满足物料短时间结束反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物料快速混合的物料混合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物料混合器,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两端开口形成两个进料口,进料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I个分散管,分散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位于混合容器内。进一步的是进料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所述分散管,各个分散管沿进料管的轴向间隔设置,各个分散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相互聚拢。进一步的是所述分散管的数量为6个。进一步的是所述混合容器为上端大且下端小的漏斗形状,混合容器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制作简单,不同物料可快速混合且可快速反应。多种物料混合比较均匀。由于可实现快速混合以及快速反应,因此可快速进入下一步工序,提闻了生广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物料混合器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进料管1,第一进料口 101,第二进料口 102,分散管2,混合容器3,上端301,下端302,出料口 30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物料混合器,包括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I的两端开口,形成第一进料口 101和第二进料口 102,进料管I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I个分散管2,分散管2远离进料管I的一端位于混合容器3内。使用时,将两种物料通过气体介质分别从第一进料口 101和第二进料口 102相对吹入进料管I,两种物料在进料管I内相互碰撞后快速混合并可发生发应,混合后的物料可通过分散管2进入混合容器3内。为了在上述基础上,使混合后的物料更加快速的落入混合容器内,如图I所示,进料管I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所述分散管2,各个分散管2沿进料管I的轴向间隔设置,各个分散管2远离进料管I的一端相互聚拢。通过多个分散管2可将混合后的物料分散下落,提高了下落速度。并且,由于各个分散管2的端部相互聚拢,这样可使各个分散管2内的物料在混合容器3内得到二次混合,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上述分散管2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5个等等,优选为所述分散管2的数量为6个。这样在保证有利于物料混合均匀的情况下,使结构尽可能简化,便于安装和维修,也降低使用成本。在上述基础上,为了有利于混合容器3内的物料快速下落以便下一步工序使用,所述混合容器3为上端301大且下端302小的漏斗形状,混合容器3的下端302开设有出料口 303。物料随气体介质喷射到混合容器3的内壁上后,可沿内壁快速下滑,从出料口 303排出。且由于为漏斗形状,物料被喷射到混合容器3的内壁上后发生反射,漏斗形状的混合容器3的内部空间比较狭小,有利于物料在混合容器3内继续混合,提高了物料混合的均匀度,也有利物料之间的快速发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物料混合器,其特征是:包括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1)的两端开口形成两个进料口,进料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1个分散管(2),分散管(2)远离进料管(1)的一端位于混合容器(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料混合器,其特征是包括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I)的两端开口形成两个进料口,进料管(I)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I个分散管(2 ),分散管(2 )远离进料管(I)的一端位于混合容器(3)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料混合器,其特征是进料管(I)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2个所述分散管(2),各个分散管(2)沿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