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82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34
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先称取Y(NO3)3·6H2O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Yb(NO3)3·4H2O和Er(NO3)3·5H2O,再加入超纯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称取NaF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使整个溶液混合均匀,用HNO3和NaOH将溶液的pH调至2~7,继续磁力搅拌;再将所得溶液加入反应釜内衬中,装好反应釜,并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1~15h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最后从反应釜中取出反应釜内衬,倒掉上层清液,将底部沉淀转入离心管,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洗涤,最后将其放入60℃烘箱中干燥即得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制备的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在980nm激发光照射下实现从短波到长波的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其发光效率增强最高可达6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上转换荧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镧系金属离子掺杂的上换转稀土纳米荧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生物标记材料。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是一种在长波长光激发下,发出短波长光的发光材料。掺杂在基质中的稀土离子,可以通过激发态吸收和各种能量传递过程被激发至高于泵浦能量的能级而向下跃迁发射上转换荧光。该材料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如:(1)上转换稀土纳米材料所选用的基质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材料毒性低,在生物体内不易形成聚集;(2)在长时间激发光照射下发光依然非常稳定,无光闪烁,不易光降解和光漂白;(3)上转换稀土纳米材料激发光源为980nm的近红外光,可以有效避免生物样品自发荧光的干扰和散射光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4)980nm的激发光位于近红外区,能量较低,对生物体组织损伤小;同时由于生物体组织对该波长激发光的吸收较低,因此近红外激发光在生物组织内具有很深的穿透力,非常适合于体外或活体成像分析;(5)通过调节所掺杂稀土元素的种类、溶度和基质材料,可在同一激发光下,实现多色上转换发光,可用于多目标同时标记。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克服了传统荧光标记材料的缺点,从而使它们成为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等多门基础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望成为理想的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生物荧光探针材料。尽管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然而这种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上转换稀土纳米晶颗粒尺寸降到纳米尺度后,随着尺寸进一步减小,其发光效率急剧下降。这直接影响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理想的上转换生物标记材料需要具备发光效率高,在红外光激发下能发出明亮的上转换荧光。为了实现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而高效的应用,人们希望制备出发光效率更高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因此,寻找一种具有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新型材料,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焦点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在980nm激发光照射下实现从短波到长波的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其发光效率增强最高可达60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称取Y(NO3)3·6H2O放入烧杯中,然后将Yb(NO3)3·4H2O加入烧杯中,Yb(NO3)3·4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10~0.25:1,再将Er(NO3)3·5H2O加入烧杯中,Er(NO3)3·5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002~0.02:1,最后加入超纯水使Y(NO3)3·6H2O的浓度为0.10~0.13mol/L,以3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第二步,称取NaF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NaF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20:1,搅拌使整个溶液混合均匀,用质量浓度为5%~10%的HNO3或1~2mol/L的NaOH将溶液的pH调至2~7,继续磁力搅拌30~50min;第三步,将所得溶液加入反应釜内衬中,装好反应釜,并将反应釜置于120°C~200℃的烘箱中,1~15h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第四步,从反应釜中取出反应釜内衬,倒掉上层清液,将底部沉淀转入离心管,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分别洗涤离心3-5次,最后将其放入60℃烘箱中干燥即得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随着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粒径的减小,颗粒表面Er3+离子的溶度增高,表面存在大量的断键等缺陷会猝灭表面Er3+离子的发光;此外,粒子尺寸越小晶格对称性越高,这将降低稀土离子的受迫电偶极跃迁几率;所以,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粒径降到纳米尺度后,随着尺寸进一步减小,其发光效率急剧下降,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提高发光效率的方法,例如增加掺杂稀土离子的浓度;对上转换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以及对其同质壳层包覆等,但制备方法异常复杂。因此,寻找一种简易且有效的制备高效上转换发光效率材料的方法,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焦点和难题。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空心管状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在980nm激发光照射下实现从短波到长波的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其发光效率增强最高可达60倍,从而改善了上转换材料荧光效率低的缺点。该方法仅通过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无需后续的各种复杂的表面修饰工艺即可实现。此外空心管状结构也为后续实现载药提供了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荧光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2为实施例1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图3为实施例1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激光器泵浦下350nm~700mn波段的荧光光谱。图4为实施例2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荧光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5为实施例2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图6为实施例2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激光器泵浦下350nm~700mn波段的荧光光谱。图7为实施例3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荧光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8为实施例3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图9为实施例3中Yb3+和Er3+共掺杂的β-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激光器泵浦下350nm~700mn波段的荧光光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称取Y(NO3)3·6H2O放入烧杯中,然后将Yb(NO3)3·4H2O加入烧杯中,Yb(NO3)3·4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12:1,再将Er(NO3)3·5H2O加入烧杯中,Er(NO3)3·5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02:1,最后加入超纯水使Y(NO3)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称取Y(NO3)3·6H2O放入烧杯中,然后将Yb(NO3)3·4H2O加入烧杯中,Yb(NO3)3·4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10~0.25:1,再将Er(NO3)3·5H2O加入烧杯中,Er(NO3)3·5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002~0.02:1,最后加入超纯水使Y(NO3)3·6H2O的浓度为0.10~0.13mol/L,以3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第二步,称取NaF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NaF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20:1,搅拌使整个溶液混合均匀,用质量浓度为5%~10%的HNO3或1~2mol/LNaOH将溶液的pH调至2~7,继续磁力搅拌30~50min;第三步,将所得溶液加入反应釜内衬中,装好反应釜,并将反应釜置于120℃~200℃的烘箱中,1~15h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第四步,从反应釜中取出反应釜内衬,倒掉上层清液,将底部沉淀转入离心管,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分别洗涤离心3?5次,最后将其放入60℃烘箱中干燥即得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称取Y(NO3)3·6H2O放入烧杯中,然后将Yb(NO3)3·4H2O
加入烧杯中,Yb(NO3)3·4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0.10~0.25:1,再将Er(NO3)3·5H2O加入烧杯中,Er(NO3)3·5H2O与
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002~0.02:1,最后加入超纯水使
Y(NO3)3·6H2O的浓度为0.10~0.13mol/L,以3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
解;
第二步,称取NaF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NaF与Y(NO3)3·6H2O
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20:1,搅拌使整个溶液混合均匀,用质量浓度
为5%~10%的HNO3或1~2mol/LNaOH将溶液的pH调至2~7,继续
磁力搅拌30~50min;
第三步,将所得溶液加入反应釜内衬中,装好反应釜,并将反应
釜置于120℃~200℃的烘箱中,1~15h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第四步,从反应釜中取出反应釜内衬,倒掉上层清液,将底部沉
淀转入离心管,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分别洗涤离心3-5次,最后
将其放入60℃烘箱中干燥即得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光材
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纳米荧
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称取Y(NO3)3·6H2O放入烧杯中,然后将Yb(NO3)3·4H2O

\t加入烧杯中,Yb(NO3)3·4H2O与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0.12:1,再将Er(NO3)3·5H2O加入烧杯中,Er(NO3)3·5H2O与
Y(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02:1,最后加入超纯水使
Y(NO3)3·6H2O的浓度为0.1178mol/L,以300rpm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第二步,称取NaF粉末加入到上述溶液中,NaF与Y(NO3)3·6H2O
的物质的量的比为9.13:1,搅拌使整个溶液混合均匀,用质量浓度
为5%的HNO3或1mol/LNaOH将溶液的pH调至3,继续磁力搅拌
30min;
第三步,将所得溶液加入反应釜内衬中,装好反应釜,并将反应
釜置于140°C的烘箱中,2h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第四步,从反应釜中取出反应釜内衬,倒掉上层清液,将底部沉
淀转入离心管,依次用无水乙醇、超纯水分别洗涤离心3次,最后将
其放入60℃烘箱中干燥即得管状的增强型上转换稀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赵英董宇卿冯爱玲徐峰卢天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