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钒铌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4444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3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钒铌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式为A1‑x‑y‑zV1‑nNbnO4:Eu3+x,Sm3+y,Bi3+z;A代表Sc和Lu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0.005≤x≤0.2,0.005≤y≤0.1,0.001≤z≤0.05,0<n≤0.5,A:V:Nb:Eu:Sm:Bi=(1‑x‑y‑z):(1‑n):n:x:y:z。其制备方法的步骤是:S1、按化学计量比称取Sc、Lu、Eu、Sm及Bi的金属化合物并溶于盐酸或硝酸中,形成混合溶液A;S2、称取偏钒酸铵、铌酸钾原料,将其溶于氨水溶液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溶液B,后置于微波超声波组合合成仪中;S3、将混合溶液A通过恒流蠕动泵逐滴加入到溶液B中,产生沉淀,再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既得前驱体;S4、将前驱体高温灼烧,再进行后处理,得到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紫外LED激发用荧光粉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稀土钒铌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ing Diodes;LED)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高效、环保、节能、无污染且寿命长等特点,近年来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进入高
,被誉为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光源。当前,商用“蓝光LED+YAG:Ce3+”组合形式产生的白光,色彩还原性和显色指数等方面均因缺少红色荧光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随着近紫外LED的逐渐商业化,对“近紫外LED+红绿蓝三色(RGB)荧光粉”研究逐渐活跃,但其中应用于近紫外芯片上的红粉(如商用红粉:Y2O2S:Eu3+)普遍存在发光效率低及热稳定性差等缺点。而钒酸盐具有四方锆石类晶体结构,是一种优异的基质材料,其对稀土离子具有敏化作用,能够吸收紫外辐射并传递给稀土离子,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是一类很有潜力的发光材料。因此,开发能与已有近紫外LED芯片相匹配的、热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及显色指数好的新型稀土钒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献[G.BLASSE,J.Chem.Phys.1969,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钒铌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化学式为A1‑x‑y‑zV1‑nNbnO4:Eu3+x,Sm3+y,Bi3+z;A代表Sc和Lu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0.005≤x≤0.2,0.005≤y≤0.1,0.001≤z≤0.05,0<n≤0.5,A:V:Nb:Eu:Sm:Bi=(1‑x‑y‑z):(1‑n):n:x:y: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钒铌酸盐红色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化学式为A1-x-y-zV1-nNbnO4:Eu3+x,Sm3+y,Bi3+z;A代表Sc和Lu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0.005≤x≤0.2,0.005≤y≤0.1,0.001≤z≤0.05,0<n≤0.5,A:V:Nb:Eu:Sm:Bi=(1-x-y-z):(1-n):n:x:y:z。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钒铌酸盐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是:S1、将Eu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草酸盐、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Sm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草酸盐、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Sc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草酸盐、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Lu的氧化物、氢氧化物、草酸盐、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以及Bi2O3、Bi(OH)3中的至少一种为原料,按上述材料的化学式组成及化学计量比称取相应的原料,将其混合溶于硝酸或者盐酸中,形成混合溶液A;S2、按化学式组成及化学计量比称取偏钒酸铵、铌酸钾原料,将其溶于氨水溶液中,并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溶液B,后置于一定条件下的微波超声波组合合成仪中;S3、将混合溶液A通过恒流蠕动泵逐滴加入到溶液B中,产生沉淀,再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既得前驱体;S4、将前驱体高温灼烧,再进行后处理,得到成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叶信宇周健文小强杨新华谢世勇杨幼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