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光磁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644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核壳结构光磁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NaGdF4:Yb,Tm上转换荧光纳米晶核材料;采用高温热解法在NaGdF4:Yb,Tm上转换荧光纳米晶核材料的表面包覆一层同材料的活性上转换荧光层;继续采用高温热解法在核壳结构表面包覆一层Fe3O4磁性壳,得到NaGdF4:Yb,Tm@NaGdF4:Yb,Tm@Fe3O4的壳结构光磁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强上转换发光性能和磁性能,因为中间的活性荧光层设计一方面提高荧光强度,另一方面抑制核材料和强磁性壳材料间的淬灭效应,增强最终得到的光磁双功能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且粒径仅有20nm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核壳结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具有独特磁性和荧光性质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极大关注,因为这种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如药物缓释载体、诊断分析、磁响应成像、生物分离和荧光标签。其中,传统的荧光材料主要为半导体纳米晶和有机染料分子。然而,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因其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窄发射光谱、长荧光寿命、高化学/光化学稳定性、低毒性和低光漂白性等优异性能,成为在生物应用上更具有前景的发光材料。纳米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有固相法、水热/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高温热解法。其中,高温热解法在近几年里脱颖而出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因为该方法制备的产物是具有高结晶度、粒度分布窄、尺寸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高质量纳米晶。目前对高温热解法的研究中,主要的有机金属前驱体包括三氟乙酸盐、油酸盐、乙酰丙酮盐和乙酸盐。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三氟乙酸盐,然而三氟乙酸盐驱体热解释放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极大的限制其发展及应用;乙酰丙酮盐或乙酸盐前驱体制备的产物分散性和均匀性较差。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壳结构光磁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构成及化学表达式为:NaGdF4:Yb,Tm@NaGdF4:Yb,Tm@Fe3O4;其中,“@”表示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飘萍盖世丽杨桂欣吕锐婵张圣欢牛娜贺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