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在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时,检测二次电池(21)的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ΔV的-ΔV来判断为满充电,在该方法中,设定使峰值电压以及-ΔV检测无效的无效时间,用流到二次电池(21)的快速充电电流的电流累计量除以快速充电时的平均充电电流量来计算无效时间,在从开始对二次电池(21)进行充电后经过无效时间之后,检测二次电池(21)的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ΔV的-ΔV来判断为满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二次电池充电时对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了 AV的-AV进行检测来判断满充电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的充电需要适当地进行。其原因在于,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由于电池容量不足而无法使设备充分地进行动作,另一方面,在过充电的 情况下,有可能引起电池异常发热、性能劣化。特别是,对于一般的二次电池,即使仅反复进行正常的充放电循环,也会导致能够充电的电池容量逐渐减少、容量劣化。除此以外,充电环境温度、过放电状态以及过充电状态等也成为加速二次电池的容量劣化的因素。当在计时控制电路等的控制下使容量已经劣化的二次电池充入与电池初始状态相同的电池容量的电力时,会变成过充电而容易引起异常发热等。因此,需要在计时控制电路等之外,还施加判断二次电池是否已达到满充电来防止过充电的部件。而作为利用比较大的充电电流进行快速充电的情况下的适当的充电方法,众所周知的是被称为-△¥控制方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特性如图I所示那样在满充电附近具有峰值电压VP这一点。即,为如下技术检测峰值电压VP并存储该峰值电压VP,在电池电压达到峰值电压VP之后下降了规定的电压AV的时刻判断为满充电而停止充电动作(以下称为-AV控制)。此外,在切断充电电流之后,流通不会达到过充电程度的涓流充电电流。另一方面,在长期放置的未充电状态的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二次电池(以下称为长期保存电池)中,保存过程中在电池内部发生惰性化。当对惰性状态的长期保存电池进行充电时,在充电完成时产生如上所述的峰值电压VP,另一方面,有时如图2所示那样在充电完成之前也产生与之前的峰值电压VP不同的峰值电压(伪峰值电压)。在对有可能产生伪峰值电压的长期保存电池进行充电时,当利用上述-AV控制方式判断满充电时,有可能会将伪峰值电压误检测为充电完成后的峰值电压VP。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根据紧接在检测出伪峰值电压之后的电压下降来判断满充电而结束充电。其结果是二次电池充电不足,导致电池容量不足。作为防止如上所述的误检测所引起的充电不足的技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如下一种技术在-△ V控制中,在充电开始后的规定时间内不进行峰值电压以及其后的-AV的检测。例如,在IIt充电(一小时成为满充电状态的快速充电)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那样,设定-AV控制的无效时间使得从充电开始起2 3分钟左右不进行峰值电压以及-AV的检测。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 2007-252086 号公报(JP2007-252086A)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例如,在IIt充电的情况下,根据二次电池的惰性化状态不同,存在电压下降持续超过3分钟的情况,也设想电压下降持续30分左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如上所述的-AV控制中的无效时间的设定有可能导致不能完全避免误检测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将-AV控制中的无效时间设定得过长,则在对容量已经劣化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根据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不同,有可能如图4所示那样在满充电之后才开始-Δ V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正确地检测峰值电压VP、其后的-Λ V,有可能过充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AV控制中的无效时间的优化而满足避免过充电以及确保所需最低限度的电池容量这两个方面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侧面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在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AV的-AV来判断为满充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流到二次电池的快速充电电流的电流累计量除以快速充电时的平均充电电流量而得到的值作为无效时间;设定使峰值电压以及_△ V检测无效的无效时间;以及在开始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后经过无效时间之后,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AV的-AV来判断为满充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侧面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在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AV的-AV来判断为满充电,该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具备存储器,其存储用流到二次电池的快速充电电流的电流累计量除以快速充电时的平均充电电流量而计算出的无效时间;测量器,其测量二次电池开始充电后的充电经过时间;以及控制部,其在开始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后通过上述测量器测量出无效时间之后,检测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从峰值电压下降AV的-AV来判断为满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侧面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侧面所涉及的充电装置,通过用流到二次电池的快速充电电流的电流累计量除以快速充电时的平均充电电流量来计算无效时间,能够实现无效时间的优化。其结果是,通过在开始充电后经过无效时间之后使-AV控制有效,能够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电池容量,且避免过充电。附图说明图I示出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图2示出对惰性状态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图3示出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下的、-AV控制中的无效时间的设定。图4示出正常的二次电池和容量已经劣化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图5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充电装置的结构。图6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充电装置由充电器侧块I和主体侧块2构成。充电器侧块I具备充电电源部11,且构成为相对于主体侧块2安装拆卸自如。充电电源部11构成为输入100疒240V左右的交流的商用电源来向主体侧块2供给恒压/恒流的恒压/恒流电源。充电电源部11构成为在无法对主体侧块2供给规定的最大电流时供给最大电流以下的电流。主体侧块2构成充电装置,设置上述的-AV控制中的无效时间,并且对二次电池的满充电进行判断。主体侧块2的充电装置具备二次电池21、充电电流控制元件22、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显示部25、充电控制部26以及负载27。 二次电池21由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二次电池构成,基于由充电电源部11供给的电流进行充电。二次电池21为DC电动机等负载27的电源。二次电池21在图5中例如被图示为串联连接的两块电池,但是并不是对电池的个数进行限制。充电电流控制元件22连接在充电电源部11与二次电池21之间,控制对二次电池21供给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流控制元件22由开关元件等构成,通过基于充电接通/断开信号对开关元件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脉宽调制(PWM)控制,来控制调整对二次电池21供给的充电电流。第一温度传感器23对二次电池21的温度进行检测,将电池温度信号输出到充电控制部26。第二温度传感器24对室温进行检测,将室温温度信号输出到充电控制部26。显示部25例如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例如通过点亮的LED的个数等来显示二次电池21的充电状态。充电控制部26作为对充电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中枢发挥功能,通过微计算机等来实现该充电控制部26,该微计算机具备基于程序来控制各种动作处理所需要的CPU、存储装置等硬件资源。通过利用构成充电控制部26的微计算机的C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康作,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