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生产连杆的具有双层型腔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一些专用于加工连杆的注塑模具中,在模座设计特别是模座内的型腔、浇道及取模装置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缺点。在型腔的设计方面,虽然都能够根据所需加工的连杆的外型进行比较好的型腔的设计,但是在一些小的方面如有些连杆上通常会需要开设一些孔以及特别是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杆的一些复杂的形状,则通常并不能在型腔内一次浇注完成,而需要在成型后再通过其他步骤来加工完成,操作甚为麻烦;而在浇道设计方面,由于通常所采取的一些不合理的浇口设计,如因为流量阻力大而造成型腔内的蜡液的 流入速度缓慢,影响效率,在取模装置方面,传统的一些模具通常会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不便于脱模,降低效率,综上这一些现有同领域的加工连杆的专用注塑模具的一些缺点,可以看出由于一些不合理或者不适合于加工连杆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今的工业发展的大规模生产中,这种影响尤为明显,间接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资源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并且经过改进的加工连杆的注塑 ...
【技术保护点】
连杆的注塑模具,所述连杆具有连接座、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两端的一对连接臂,在所述连接座、一对所述连接臂上分别开设用于对外连接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设置在所述定模内的模仁、可分离得压在所述定模上的动模,所述定模的下部具有水平通孔、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水平通孔中的取模板,所述取模板穿过所述水平通孔,所述取模板的两端部露出所述水平通孔,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的相结合处形成分型面,在所述动模的分型面上开设滑槽,在所述定模、所述模仁之间形成第一型腔,在所述滑槽底部开设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可相对合拢,在所述定模、所述动模的分型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荣顺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