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4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它包括设有内堂的机座和成型心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轴前端外侧,可转动的内、外旋转编织套筒。以及,与机座前端面固定联接,内空和所述内、外旋转编织套筒的前端面构成编织仓的贮仓法兰;固定在所述贮仓法兰外端面上,中心孔内设定间隔距离套有成型心轴的环型嘴件。该肠衣编织成型器,通过两个内、外旋转编织套筒的转动,将胶原蛋白纤维交叉多层叠加编织成有一定编织角度的网状结构,胶原蛋白纤维分布均匀,肠衣干燥后的厚度可控制在0.015~0.030mm内,质量稳定。所制作出的肠衣都有好的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力和耐破性,并且皮薄易咀嚼。适用于灌肠类肉产品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肉类加工设备,尤其是生产胶原蛋白肠衣的成型机。
技术介绍
胶原蛋白肠衣一般为管状,用于填灌入肉类,然后将两头扎封,经过处理,制成各种风味的肉食灌肠类产品。该类产品包装运输方便,味道可口,很受人们的欢迎。现在生产的胶原蛋白肠衣包括将胶原蛋白纤维,经过成型机制成管状肠衣的过程。这种成型机大多数采用带有一个旋转,起均胶原蛋白纤维浆作用的内环,使胶原蛋白纤维浆均匀地裹着肠衣成型心轴一端,并挤出成型。它所生产的肠衣在抗撕裂和耐破强度等有较大的改善。但是,该带有内环的肠衣成型机,产出的肠衣壁往往较厚,例如,直径为20MM的胶原蛋白肠衣,其单壁厚度就在0.040MM以上。这样厚的肠衣使用了过多的胶原蛋白纤维,是一种浪费,制成香肠后所带来的后果是难以咀嚼和适口性差。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在于:该成型机虽有使胶原蛋白纤维分散均匀的旋转环型内环,使胶原蛋白纤维沿着成型心轴一端均匀分布,最后经环形狭缝挤压成型,此时,胶原蛋白纤维的编织分布是任意的、单层的,并且常会在肠衣的局部出现无胶原蛋白纤维编织或编织得太薄的现象,造成肠衣易胀破,强度大大降低,是肠衣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肠衣要编得厚一些才能补弥这个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多层编织和薄壁的肠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它包括设有内堂的机座和穿过机座内堂中间的成型心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轴前端外侧,可转动的内旋转编织套筒;能过轴承套在旋转编织套筒外侧,可转动的外旋转编织套筒;与机座前端面固定联接,内空和所述内、外旋转编织套筒的前端面构成编-->织仓的贮仓法兰;固定在所述贮仓法兰外端面上,中心孔内设定间隔距离套有成型心轴的环型咀件。所述的贮仓法兰上设置有从外与编织仓相通的进料咀。所述内旋转编织套筒的前端由柱筒和锥筒构成,在柱筒的外面上设置有编织角度为45~60度来福线凹槽,在锥筒上设有均布的4~8个透孔一内均匀编织导孔。所述外旋转编织套筒的前端由柱筒和锥筒构成,在柱筒的外面上设置有编织角度为45~60度来福线凹槽,在锥筒上设有均布的4~8个透孔一外均匀编织导孔。所述的成型心轴为管状,内孔可导通气流。所述成型心轴的环型咀件的内孔与成型心轴设定的间隔距离为0.020~0.030MM.上述结构的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通过动力带动两个内、外旋转编织套筒转动,在编织仓内将胶原蛋白纤维交叉编织成有一定编织角度的网状结构,而且是多层叠加,使胶原蛋白纤维在编织过程中分布均匀,使刚成型的肠衣单壁厚度可控制在0.020~0.030MM环型缝的范围,使肠衣干燥后单壁厚度可控制在0.015~0.030MM的范围内,质量稳定。这样,使得在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生产中无论是用长的胶原蛋白纤维或者是短的胶原蛋白纤维,所制作出的肠衣都能有好的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力和耐破性,并且皮薄易咀嚼。可应用于蒸、煮、煎、炸、风干等灌肠类肉食产品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旋转编织套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机座1的左端,也叫出料或前端,即机座1的左端为本成型器的前端,以下同。在机座1的左端-->面上通过螺钉2,固定联接有贮仓法兰3。在贮仓法兰3的左端面上通过螺钉6固定联接有成型心轴的环型咀件7,而且在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8,以及调整螺钉5,用于调整所挤出肠衣的对称均匀度。在机座1内堂32中心的轴套33内,设置有贯穿机座1的管状成型心轴9。成型心轴9的后端与进气咀21密封连通,可吹入气体。进气咀21通过气咀座20和螺钉19,与机座1的后端面固定联接。在轴套33和成型心轴9前端的外面套有内可旋转编织套筒12,该编织套筒12的两端外侧通过轴承15与套在其外面的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转动联接;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的两端外侧又通过轴承14与机座1的内堂壁转动联接。在机座1的上面设有与内堂32相通的油杯16,通过该油杯16,可对堂32内的轴承14加润滑油。这样,内、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2、13都可灵活转动。在内、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2、13前端之间和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前端与机座1之间都设有密封圈4。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17,内可旋转编织套筒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18,两斜齿轮17和18分别与固定在动力输入轴28左端上的外套筒主动齿轮31和内套筒主动齿轮30啮合。动力输入轴28的两端通过轴承27与外侧的输入轴套22转动联接,输入轴套22的左端通过螺钉29与机座1的右端固定联接。在动力输入轴28的右端与轴套22之间,设有密封圈26,并通过端盖25和螺钉23固定,防止轴套22内的机油溢出,影响卫生。动力输入轴28的右端上固定有动力输入齿轮24,通过该齿轮24给本成型器输入动力。图1中,在贮仓法兰3的中部螺纹联接有胶原蛋白纤维的进料咀11,该进料咀11的外端与胶原蛋白纤维的压力设备连接,输入有压力的胶原蛋白纤维,内端与贮仓法兰3的内腔及其和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前端构成的第一编织仓10相通。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的前端由柱筒和锥筒构成,在柱筒的外面上设置有编织角度为45~60度来福线凹槽,在锥筒上设有均布的4~8个透孔-外均匀编织导孔34。同理,所述内旋转编织套筒12的前端与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的相同,也由柱筒和锥筒构成,在柱筒的外面上设置有编织角度为45~60度来福线凹槽,在锥筒上设有均布的4~8个透孔-内均匀编织导孔35,并与外编-->织导孔34相对应相通。内旋转编织套筒12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图1中内旋转编织套筒12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看清楚其结构,在图2中作了放大。由图2中可知,在内旋转编织套筒12的左端,即前端的柱筒外面设置有均布的45~60度的来福线凹槽36,来福线凹槽36用黑体斜线表示。来福线凹槽36用于引导胶原蛋白纤维的编织角度,利于多层编织,均匀全面覆盖,加强肠衣的机械强度、抗撕裂力和耐破性;在锥筒上设有均布的4~8个透孔一内均匀编织导孔35。在内旋转编织套筒12的右端,固定有从动斜齿轮18。两端的台阶37、38用于安装内旋转编织套筒12与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之间的两端轴承15。内旋转编织套筒12的来福线凹槽36与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的结构相同。所述内旋转编织套筒12与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前端锥筒的锥度不同,两者之间形成腔体,构成第二编织仓。由图1和图2中可知,有压力的胶原蛋白纤维从进料咀11进入到第一编织仓10中,在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旋转的情况下,一部分的胶原蛋白纤维从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与贮仓法兰3内孔构成的间隙,以及成型心轴9的环型咀件7内孔与管状成型心轴9构成的间隙中挤出,形成肠衣的第一层编织。另一部分从外均匀编织导孔34进入到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和内旋转编织套筒12之间构成的第二编织仓中,在两套筒12、13都旋转的情况下,一部分胶原蛋白纤维从外可旋转编织套筒13与内旋转编织套筒12之间构成的间隙,以及成型心轴的环型咀件7内孔与管状成型心轴9构成的间隙中挤出,形成肠衣的第二层编织。进入第二编织仓中的另一部分胶原蛋白纤维,在压力的作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它包括设有内堂的机座(1)和穿过机座内堂(32)中间的成型心轴(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轴(9)前端外侧,可转动的内旋转编织套筒(12);    通过轴承(14)套在内旋转编织套筒(12)外侧,可转动的外旋转编织套筒(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它包括设有内堂的机座(1)和穿过机座内堂(32)中间的成型心轴(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套在所述成型心轴(9)前端外侧,可转动的内旋转编织套筒(12);通过轴承(14)套在内旋转编织套筒(12)外侧,可转动的外旋转编织套筒(13)。2、一种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它包括设有内堂的机座(1)和穿过机座内堂(32)中间的成型心轴(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机座(1)前端面固定联接,内空和所述内、外旋转编织套筒(12、13)的前端面构成编织仓(10)的贮仓法兰(3);固定在所述贮仓法兰(3)外端面上,中心孔内设定间隔距离套有成型心轴(9)的环型咀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纤维肠衣编织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转编织套筒的前端由柱筒和锥筒构成,在柱筒的外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宏升胶原蛋白肠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