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频淬火感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频淬火感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冷轧金属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冷轧机向高轧制速度、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大轧制力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冷轧辊提出了更高的使用性能要求。冷轧辊有关技术指标中的淬硬层深度是冷轧辊性能好坏的重要技术质量指标之O某轧辊Φ650·ι,材质为MC5,淬硬层深度要求彡50mm,目前标准的双频淬火感应器线圈的高度为165mm,采用了目前的标准感应器后淬硬层深度只能达到约46mm,达不到 50mm的技术要求。因此,随着对冷轧机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淬硬层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加高型的双频淬火感应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双频淬火感应器,其包括感应器线圈(2 )、与感应器线圈(2 )连接的电缆接头 Cl)和设置在感应器线圈(2)外的冷却水管(4);其特征在于感应器线圈(2)的高度h为 180mm 3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标准双频淬火感应器高度为165mm,加高型感应器高度210mm,实际下移速度O.7mm/s (秒);通过单一标准感应器的时间为165 mm+O. 7 mm/s = 235. 7 s (秒),通过加单一加高型感应器的时间为210 mm+0. 7 mm/s = 300 (秒),加热时间增加300 — 235. 7 =64. 3s (秒),加热时间也增加同样多,淬火加热深度(即加热过程中得到的奥氏体深度)也随之增加,淬硬层深度也随之增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轧辊工件经过感应器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频淬火感应器,其包括感应器线圈(2)、与感应器线圈(2)连接的电缆接头(1)和设置在感应器线圈(2)外的冷却水管(4);其特征在于感应器线圈(2)的高度h为180~30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震宇,苗连军,苏亚昕,耿笠博,苗雨欣,苏亚琪,高颖萱,
申请(专利权)人:耿震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