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526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设有若干浇铸单元,每个浇铸单元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浇铸凹道,相邻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通过过桥凹道连通,所述过桥凹道底壁设有抽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蓄电池汇流排免过桥焊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浇铸、成型的模具。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特别是铅酸蓄电池已在发电、照明、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在蓄电池内部有多个单独工作的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群;为了便于焊接,需要一种特殊夹具能将多个电池单体固定在某一形态,然后进行焊接。由此可知,一般蓄电池汇流排的成型工艺流程为先将电池单体(极板组)装入夹具进行固定,使用铸焊模在电池单体的极耳上形成汇流排(包括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再通过人工将相邻电池单体之间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进行焊接,人工焊接电池单体的工序造成电池生产周期加长, 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可配合抽芯装置实现蓄电池汇流排免过桥焊接,同时又能保证铸焊模具强度和使用稳定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设有若干浇铸单元,每个浇铸单元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浇铸凹道,相邻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通过过桥凹道连通,所述过桥凹道底壁设有抽芯槽。进一步的,所述抽芯槽呈梯形或者半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铸焊模具上设置带有抽芯槽的过桥凹道,配合抽芯装置可以在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成型的同时,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形成具有避让槽的过桥,该过桥连接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汇流排与负汇流排,节省了人工焊接过桥的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焊接质量也大幅提高;具有避让槽的过桥可以跨过蓄电池壳体内的隔板,从而满足电池单体的装壳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铸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铸焊模具的铸焊原理图;图3为利用本技术铸焊模具制造的蓄电池产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设有若干浇铸单元,每个浇铸单元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浇铸凹道,相邻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通过过桥凹道连通,所述过桥凹道底壁设有抽芯槽,可配合抽芯装置实现蓄电池汇流排免过桥焊接,同时又能保证铸焊模具强度和使用稳定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I、2,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所述模具本体I表面设有六个烧铸单元2,每个烧铸单元2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烧铸凹道11,六个烧铸单元2分成上、下两组,同组中相邻的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11通过第一过桥凹道 12连通,第一过桥凹道12底壁设有抽芯槽14 ;上组浇铸单元中剩余两个浇铸凹道11的其中一个与下组浇铸单元中对应的浇铸凹道11通过第二过桥凹道13连通,第二过桥凹道13 底壁设有抽芯槽14,这样,通过第一过桥凹道12、第二过桥凹道13使六个浇铸单元2串联。其中,抽芯槽14可采用梯形或者半圆形。参照图2,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铸焊模具配合抽芯装置3使用,抽芯装置3上设有活动的抽芯31,并且装有电池单体的蓄电池壳体4预先固定在抽芯装置3上,电池单体并不装到位,也就是说电池单体与蓄电池外壳4的底壁之间仍有一定间距,电池单体的极耳能伸出蓄电池外壳一定长度,便于极耳焊接;抽芯装置3带动蓄电池外壳4下降至铸焊模具上方,极耳伸入铸焊模具的浇铸凹道内,而抽芯则伸入第一过桥凹道12和第二过桥凹道13内,在此之前,铸焊模具的浇铸凹道、第一过桥凹道12及第二过桥凹道13都已充满铅液,一般是通过沉浸于熔铅炉中来实现,具体不作详述。铸焊计时,到时后冷却,浇铸凹道内冷却的铅液在电池单体的极耳上形成正汇流排与负汇流排,第一过桥凹道12和第二过桥凹道13内的铅液由于抽芯31的嵌入,冷却形成U字形的过桥43 ;冷去后脱模,拉出抽芯,过桥43上芯块23所插入的位置形成避让槽44, 将电池单体装到位后,过桥43跨过蓄电池外壳4内 的隔板将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汇流排41 和负汇流排42连接,蓄电池产品结构如图4所示。铸焊模具上设置带有抽芯槽的过桥凹道,配合抽芯装置可以在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成型的同时,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形成具有避让槽的过桥,该过桥连接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汇流排与负汇流排,节省了人工焊接过桥的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焊接质量也大幅提高;具有避让槽的过桥可以跨过蓄电池壳体内的隔板,从而满足电池单体的装壳要求。通过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应该明白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设有若干浇铸单元, 每个浇铸单元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浇铸凹道,相邻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通过过桥凹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凹道底壁设有抽芯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槽呈梯形或者半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设有若干浇铸单元,每个浇铸单元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浇铸凹道,相邻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通过过桥凹道连通,所述过桥凹道底壁设有抽芯槽。本技术实施例用于蓄电池汇流排免过桥焊接。文档编号H01M2/26GK202741712SQ20122050914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林雁斌, 张建章 申请人: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表面设有若干浇铸单元,每个浇铸单元中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浇铸凹道,相邻浇铸单元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浇铸凹道通过过桥凹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凹道底壁设有抽芯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雁斌张建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