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85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削刀片,该切削刀片具备呈轴状的刀片主体,在上述刀片主体部的端部上形成有具有四边形的前刀面的切削刃部;在上述前刀面上形成有:一对侧面切削刃,在上述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正面切削刃,在这些侧面切削刃的前端彼此之间沿与上述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一对突条部,朝向上述各侧面切削刃与上述正面切削刃相交的各角部延伸;以及突起部,在这些突条部的上述各角部侧的前端部与上述各角部之间,与上述各突条部隔开间隔地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车削加工中在被切削材料的开槽或切断中使用的切削刀片。本申请对在2007年3月3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 2007 - 091952号、第2007 - 094884号、以及在2008年1月23日提出 申请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08- 012974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入其 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在开槽或切断中使用的切削刀片,例如在特开平9-174308号公报中,提出了下述切削刀片其具有在切削头的顶面上大 致在纵向上延伸的一对凸条、处于这些凸条之间的断屑凹坑、在该断 屑凹坑的前部和后部位置的凹坑部分之间延伸的折痕线、和位置配置 成包含在该折痕线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前部凹陷部分中的一对凸块(瘤 块),将折痕线与凸条的接点附近区域作为挤压部位而起到将切屑推 入等作用。在特开平9- 174308号公报所记载的切削刀片中,上述一对凸块 配置在两凸条的相向的内表面的附近,另一方面,两凸条在沿上述纵 向延伸后,其前端部分别朝向前部主切削刃即正面切削刃与侧部切削 刃即侧面切削刃相交的角部相互离开地延伸。但是,在这样的特开平9 - 174308号公报所记载的切削刀片中, 在想要将该切削刀片沿上述纵向送出而通过前部主切削刃对被切削材 料进行开槽加工、接着将刀片向横向进给而通过上述侧部切削刃进行 扩大槽宽之类的加工的情况下,在该側部切削刃的特别是上述角部側 生成的切屑会整体地碰撞在与上述凸条相连的其前端部上。因此,在 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切削阻力增大、或发生切屑堵塞而不能实 现平滑的切屑处理。此外,在这样的被切削材料的开槽及切断加工中,通常也朝向将 切削刃切入到被切削材料中的切削部位供给切削油剂(冷却剂)来实 现润滑及冷却,这些切削油剂从刀片的后端側朝向切削头的顶面即前 刀面供给,以便其向切削部位的供给不会受流出的切屑妨碍。但是,在上述特开平9- 174308号公报所记栽的切削刀片中,由 于如上述那样形成为,沿纵向延伸的凸条的前端部连续地朝向角部延 伸,所以通过上述前刀面中的该凸条与側部切削刃之间而纟皮向前端侧 供给的切削油剂被凸条的前端部引导而仅向側部切削刃侧流出。因而, 不能向前部主切削刃的特别是角部侧充分地供给切削油剂,容易发生 该角部因切削刃的热而造成的损伤,根据被切削材料还容易发生粘接 等,并且有可能损害被加工了的被切削材料的槽壁面或切断面处的精 度及品质。另 一方面,在将切削刀片沿纵向送出而通过前部主切削刃专门仅 进行被切削材料的开槽加工或切断加工的情况下,由前部主切削刃生 成的切屑是在碰撞并滑动接触在一对凸块上的同时被送入到断屑凹坑 中,但如果切屑这样持续滑动接触,则凸块(瘤块)会磨损而导致其 高度变低,最终磨掉而消失。因而,由于该凸块的磨掉而变得不能再 进行切屑的控制,所以不仅切削刀片的寿命以短寿命耗尽,而且在凸 块磨损而变低的过程中切屑控制也会变得不稳定,所以难以进行平滑 的力口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削刀片, 该切削刀片如上述那样用于被切削材料的开槽及切断加工,即使向正 面切削刃的角部侧也能够可靠地供给切削油剂,从而能够防止该部分 的热损伤及粘接,还能提高被切削材料的槽壁面及切断面的精度及品 质,并且即使在槽加工时将刀片沿横向送出而扩大槽宽等情况下,也 不会导致切削阻力的增大,能够实现平滑的切屑处理,另一方面,在可靠地控制切屑而实现刀片寿命的延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具备呈轴状的刀 片主体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刀片主体的端部上形成有具 有四边形的前刀面的切削刃部;在上述前刀面上形成有 一对側面切 削刃,在上述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正面切削刃,在这些侧面 切削刃的前端彼此之间沿与上述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一对突条 部,朝向上述各側面切削刃与上述正面切削刃相交的各角部延伸;突 起部,在这些突条部的上述各角部側的前端部与上述各角部之间,与上述各突条部隔开间隔地突出。在这样的切削刀片中,首先, 一对突条部分别朝向上述一对侧面 切削刃与正面切削刃相交的角部延伸,而在这些突条部的上述角部侧 的前端部与该角部之间突出的突起部相对于该 一对突条部隔开间隔地 形成。因而,通过前刀面中的一对突条部与侧面切削刃之间向前端侧 供给的切削油剂,将通过该突起部与突条部的前端部之间的隔开间隔 的部分而向正面切削刃的角部侧流入。因此,能够对该正面切削刃的 角部侧也充分地供给切削油剂而实现其润滑及冷却。这样,突起部以与突条部的前端部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从而在 进行上述那样的扩大槽宽的加工时,在側面切削刃的特别是角部側生不会有其整体;到阻二的:晴况,、因而,在切削:刀片側也;能够减小切削 阻力。另一方面,碰撞在这样隔开间隔的突起部与突条部的前端部上 的切屑在其宽度方向上被弯折而流出,同时还向其流出方向巻曲。因 而,能够容易地分断,即使切屑受到的阻力较小也能够促进平滑且可 靠的切屑处理。的开槽或切断加工的情况下,由正面切削刃生成的切屑只会碰撞并滑 动接触在上述一对突条部的前端部上而沿宽度方向被强力地弯圆、分 断,能较容易地处理。但是,由于突条部如上述那样是朝向角部延伸 并且以一定程度的长度在前刀面上延伸的结构,所以即使因切屑滑动 接触而磨损,也不会磨掉而消失。此外,如杲使突条部的前端部处的 突出高度一定,则还不会因磨损而产生高度变化,所以能够稳定地实 现平滑的切屑处理。上述突起部例如也可以是以球状或圓锥状或者圆锥台状突出到上 述突条部的角部側的前端部与该角部之间的、没有方向性的结构。在 使突起部从上述突条部的前端部朝向上述角部延伸地形成的情况下, 在如上述那样将刀片沿横向送出而进行扩大槽宽那样的加工时,能够側引导。因而:能够)止该切屑接触在加工后的^"底面上:造:损 伤的情况发生。另外,在这样使突起部从突条部的前端部朝向角部延伸地形成的情况下,优选地,垂直于上述长度方向而从与上述前刀面面对的方向观察,上述突起部在相对于沿上迷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以15° -75。 的范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地形成。即,如果该角度小到低于上述范围, 则有可能不能将上述那样的切屑可靠地向切削刃部的后端側引导,另 一方面,如果大到超过上述范围,则切屑向突起部的碰撞接近于点接 触,引导切屑变得困难,并且有可能发生突起部的快速磨损。特别是,在这样使突起部从突条部的前端部朝向上述角部延伸地形成时,该突起部也可以连续延伸:l也形成。如果在各个上述突条部的 前端部与上述角部之间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上述突起部,这多个突起 部从突条部的前端部朝向角部不连续地延伸,则从这些突起部之间也 能够将切削油剂向正面切削刃侧供给,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润滑及冷却。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片,在进行被切削材料的开槽或切断 加工的情况下,能够对正面切削刃的角部侧也可靠地供给切削油剂而 实现润滑及冷却,能够防止该部分因热造成的损伤及粘接而延长刀片 寿命。进而,能够防止因为这样的热损伤及粘接而使被切削材料的槽 壁面及切断面的精度及品质受损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槽加工时将刀 片沿横向送出而扩大槽宽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切屑整体都碰撞 在突条部上,能够在抑制切削阻力的增大的同时、通过突起部和突条 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削刀片,是具备呈轴状的刀片主体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片主体的端部上形成有具有四边形的前刀面的切削刃部;    在上述前刀面上形成有:    一对侧面切削刃,在上述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正面切削刃,在这些侧面切削刃的前端彼此之间沿与上述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一对突条部,朝向上述各侧面切削刃与上述正面切削刃相交的各角部延伸;    以及突起部,在这些突条部的上述各角部侧的前端部与上述各角部之间,与上述各突条部隔开间隔地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屋秀彦麻生典夫今井康晴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