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041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削刀片,其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和多个侧表面,所述多个侧表面连接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多个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钝角并且与顶表面形成锐角。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其在从上看时彼此形成钝角。在第一侧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主切削刃。在第二侧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仅用于斜坡铣削的倾斜的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第二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的钝角大于第一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的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切削工具(例如铣刀)的切削刀片
技术介绍
用于金属加工工艺(例如铣削)的切削工具通常包括工具本体和安装到其上的多个切削刀片。切削刀片被直接安装到工具本体或使用卡头间接连接到工具本体。切削刀片包括切削刃,该切削刃在切削过程期间接触工件以便对其进行切削。具有顶表面,底表面和连接顶表面和底表面的侧表面的切削刀片已经已知。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钝角并且与顶表面形成锐角。切削刀片具有在顶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的切削刃。切削刀片是单面的,其中仅在其顶表面上提供切削。它们的优点在于在铣削期间防止了切削刀片的侧表面和加工的表面之间的干扰,并且提供了尖锐的切削刃。韩国专利公开No. 10-2008-0107315公开了这种现有的切削刀片,其在图1_7中示出。如图1和2所示,切削刀片(10)包括顶表面(12),底表面(14)和连接顶表面(12)和底表面(14)的侧表面(16)。侧表面(16)与底表面(14)形成钝角并且与顶表面(12)形成锐角。四个主切削刃(18)和四个副切削刃(20)在顶表面(12)和侧表面(16)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切削刀片(10)被安装使得主切削刃(18)具有正轴向斜度角以及负径向斜度角。如图3所示,当切削刀片(10)被安装在切削工具中时,直立壁(32)由垂直放置的主切削刃(18a)铣削。此外,底壁(34)的表面由横向放置的副切削刃(20b)弄平滑。如图 2所示,副切削刃(20)比主切削刃(18)更靠近切削刀片的底表面(14)定位。因为侧表面 (16)与底表面(14)形成钝角,当切削刀片(10)从上面看时,比主切削刃(18)更低定位的副切削刃(20)相对于主切削刃(18)的延伸部向内放置。因此,放置在主切削刃(18a)的延伸部中的副切削刃(20a)与直立壁(32)隔开,而放置在副切削刃(20b)的延伸部中的主切削刃(18b)与底壁(34)隔开并且不参与切削。然而,仅通过将副切削刃(20)放置成比主切削刃(18)更低难以形成参与切削的切削刃(18a,20b)和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18b,20a)之间的大位置差。因此,难以防止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18b,20a)不接触加工的表面(34,32)。此外,因为切削刀片(10)的角部分(22)首先接触工件(30)以在铣削期间开始切削,在角部分(22)和经由角部分(22)连接的副切削刃(20b)和主切削刃(18a)的开始部分中产生最大切削阻力。然而,在现有的切削刀片(10)中,副切削刃(20)低于主切削刃(18) 定位。因此。切削刀片(10)在角部分(22)和副切削刃(20)中是薄的,并且不能提供足以对应于大切削阻力的强度。而且,图5示出了切削刀片(10)切削工件(30)同时其同时相对于切削工具的旋转轴线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移动。如图5所示,在斜坡铣削期间,主切削刃(18b)还接触和切削底壁(34)。然而,主切削工艺由主切削刃(18b)进行。大切削阻力施加到主切削刃 (18b)。为了不使主切削刃(18b)的强度变弱,主切削刃下面的侧表面(16)被设计成具有小隙角。因此,如图4所示,在切削工艺期间,侧表面(16)几乎平行于底壁(34)并且最接近底壁(34)定位。当主切削刃(18b)用于斜坡铣削中时,主切削刃(18b)下面的侧表面(16)和底壁(34)之间容易发生干扰。因此,难以通过向下和倾斜地移动现有的切削刀片(10)来进行斜坡铣削以切削工件(30)。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切削刀片,其足以防止加工的表面和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之间的干扰,同时提高了在切削工艺期间产生最大切削阻力的角部分的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切削刀片,其容易地进行斜坡铣削,其中切削刀片同时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容易地进行端面铣削,其中切削刀片相对于切削工具的旋转轴线径向移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削刀片,其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和连接顶表面和底表面的多个侧表面,多个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钝角并且与顶表面形成锐角。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其在从上看时彼此形成钝角。在第一侧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主切削刃。在第二侧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倾斜的切削刃(仅用于斜坡铣削)和副切削刃。第二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的钝角大于第一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的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主切削刃从顶表面的角部向下倾斜。倾斜的切削刃从与主切削刃的交会点向上倾斜到与副切削刃的交会点。副切削刃从与倾斜的切削刃的交会点倾斜到顶表面的另一角部。副切削刃相对于底表面倾斜的角小于倾斜的切削刃相对于底表面倾斜的角。第一侧表面与底表面形成的角从顶表面的角部到与倾斜的切削刃的交会点沿主切削刃增加。替代地,第一侧表面包括第一弯曲表面,其与主切削刃和第一弯曲表面下面的第二平表面相交。第一弯曲表面与底表面形成的角从顶表面的角部到与倾斜的切削刃的交会点沿主切削刃增加。顶表面和底表面形成三角形。当从上看时,相邻侧表面经由角部表面彼此形成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第二侧表面包括第一平表面和第二平表面,其当从上看时彼此形成钝角。在第一平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倾斜的切削刃。在第二平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副切削刃。主切削刃从顶表面的角部向下倾斜。倾斜的切削刃从与主切削刃的交会点向上倾斜到与副切削刃的交会点。副切削刃从与倾斜的切削刃的交会点倾斜到顶表面的另一角部。副切削刃相对于底表面倾斜的角小于倾斜的切削刃相对于底表面倾斜的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顶表面和底表面形成矩形。当从上看时,相邻侧表面经由角部表面彼此形成钝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片能够足以防止加工的表面和不参与切削的切削刃之间的干扰,同时提高了在切削工艺期间产生最大切削阻力的角部分的强度。此外,切削刀片能够容易地进行斜坡铣削,其中切削刀片同时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端面铣削, 其中切削刀片相对于切削工具的旋转轴线径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切削刀片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切削刀片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切削刀片在切削工件的直立壁和底壁时的前视图。图4是沿图3所示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切削刀片的示意图,其配置成在向下和倾斜地移动时切削工件。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切削刀片的透视图。图7是图6的切削刀片的侧视图。图8是图6的切削刀片的平面图。图9是图8所示的Z的放大图。图10是沿图8所示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8所示的线B-B剖开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8所示的线C-C剖开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8所示的线D-D剖开的剖视图。图14是图6的切削刀片在切削工件的直立壁和底壁时的前视图。图15是切削工具中安装的切削刀片的侧视图。图16是在切削工艺期间从切削工具的旋转轴线到主切削刃的长度的示意图。图17是图6的切削刀片的示意图,其配置成在向下和倾斜地移动时切削工件。图18是沿图17所示的线E-E剖开的剖视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切削刀片的透视图。图20是图19的切削刀片的侧视图。图21是图19的切削刀片的平面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Z’的放大图。图2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切削刀片的透视图。图M是图23的切削刀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熙朴昶奎崔盛弼
申请(专利权)人:特固克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