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12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46
一种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包括:床体支撑架、固定压床板、活动压床板、气缸臂、弹簧伸缩杆、导向杆、导向套、活塞杆、气缸、进气调节阀、换向阀、气压调节器、导向架、下固定架和中固定架,气缸臂由垂直臂和水平臂构成,垂直臂的底端固定在床体支撑架上端的固定压床板的一侧,垂直臂的顶端固定在水平臂底面的一端,水平臂另一端固定于中固定架的中部,活塞杆的顶端连接在中固定架,其底端固定于下固定架,下固定架固定于活动压床板的中间位置,气缸两端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换向阀接口连接,借助活动压床板自动升降产生压力对铸件砂芯组装粘合等作业,提高了组芯的质量及合格率、铸件的成型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压床,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借助外界压力进行铸件砂芯组装、铸件砂芯粘合等作业的铸件砂芯组芯压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配件中会采用铸件壳模,特别是汽车配件中包括有:涡轮增压器、涡轮壳、连体排气管、泵体等部件,连体排气管、涡轮壳类的铸件通常采用壳模,每套壳模一般会有5——10个砂芯、冷铁及冒口等辅助材料,这些砂芯及辅助材料要组装成套壳模。目前砂芯一般是由操作人员在带有台面的普通工作台上进行全手工组装,普通组芯工作台主要是由钢板台面及钢管支撑架等焊接构成工作台。在组装较大砂芯粘合时,一般采取冷粘和热粘对砂芯进行粘合,砂芯制出冷却后进行粘合方式为冷粘,冷粘后需要至少静置2小时以上才可以保证粘合牢固。但此方式组合时间长,砂芯合格率不高,容易发生组合芯间的间隙较大,最终造成铸件变形或尺寸精度过大,砂芯静置过程造成砂芯堆积和场地浪费;砂芯制出立即进行粘合方式为热粘,热粘时间比冷粘时间短,但热粘过程粘合时需要借助外力进行压实,保证粘合效果,一般操作人员均用手压住砂芯,若是较大砂芯时需要两个以上操作人员进行砂芯压实,此过程由于人工压实过程中用力不均匀容易造成砂芯变形或用力过大造成砂芯断芯,同时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目前砂芯组装过程一般采取以上方式进行组装粘合,此方式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砂芯组合缝隙大、砂芯变形等缺陷,使得铸件最终尺寸不合格、变形而报废。砂芯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生产效率,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借助活动压床板自动升降产生压力对铸件砂芯组装粘合等作业,提高了组芯的质量及合格率、铸件的成型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支撑架、固定压床板、活动压床板、气缸臂、弹簧伸缩杆、导向杆、导向套、活塞杆、气缸、进气调节阀、换向阀、气压调节器、导向架、下固定架和中固定架,气缸臂由垂直臂和水平臂构成,垂直臂的底端固定在床体支撑架上端的固定压床板的一侧,垂直臂的顶端固定在水平臂底面的一端,水平臂另一端固定于中固定架的中部,活塞杆的顶端连接在中固定架,其底端固定于下固定架,下固定架固定于活动压床板的中间位置,气缸两端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换向阀接口连接,而气缸的其中一端接口通过进气调节阀连接进气管,换向阀进气管接口端通过进气管与气压调节器接口相连,气压调节器另一接口通过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缸下端左、右两侧固定数个导向套,导向杆上端固定导向架,导向架中心开设有孔,可以自由穿过气缸,多个弹簧伸缩杆按砂芯形状固定在固定压床板和活动压床板的相对的孔上,弹簧伸缩杆由钢管、弹簧和伸缩杆构成,弹簧套在伸缩杆外部,弹簧顶端固定在伸缩杆的上端,下端固定在钢管的顶端,伸缩杆下端为T形固定在钢管内部上端,钢管上端呈开口状可使伸缩杆通过,下端外表面为螺纹,固定压床板与活动压床板上设置有多个带内螺纹的孔,供与钢管下端带螺纹的外表面螺纹结合,固定压床板固定在床体支撑架的上端面板上。所述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其中,该换向阀为手柄式二位五通换向阀。所述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其中,该固定压床板与活动压床板在垂直方向位置是一致的,同时固定压床板带螺纹的孔与活动压床板带螺纹的孔是一一对应的。所述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其中,该弹簧伸缩杆下端带有螺纹,所述固定压床板带螺纹的孔与活动压床板带螺纹的孔相吻合,弹簧伸缩杆是固定在带螺纹的孔中,并在外力作用下收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活动压床板自动升降产生压力对铸件砂芯组装粘合等作业,提高了组芯的质量及合格率、铸件的成型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簧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床体支撑架    10进气调节阀2固定压床板    11换向阀3活动压床板    12气压调节器4气缸臂        13导向架41垂直臂       14下固定架42水平臂       15中固定架5弹簧伸缩杆    16钢管6导向杆        17弹簧7、导向套      18伸缩杆8活塞杆9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包括:床体支撑架1,固定压床板2水平放置在床体支撑架1上,采用螺栓方式连接,气缸臂4垂直连接在床体支撑架1一边缘,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连接,气缸臂上端平行于气缸臂设置并采用螺栓固定一个气缸9,中固定架15采用螺栓方式固定在气缸9下端并与气缸臂4固定连接,中固定架15两端开通孔,导向套7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固定在中固定架15开孔位置,导向杆6可以通过导向套7移动,气缸9的活塞杆8设置并采用螺栓方式固定于下固定架14,下固定架14采用螺栓方式固定于活动压床板3的中间位置,气缸9两端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换向阀11接口连接,该换向阀11进气管接口端通过进气管与气压调节器12接口相连,气压调节器12另一个接口与通过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床体支撑架1及气缸臂4采用钢板及钢管或角钢焊接制成压床床体,固定压床板2、活动压床板3采用钢板制成,气缸9下端左右两边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数个导向套7,导向杆6上端固定导向架13,导向架13采用钢板制成,中心为孔可以自由穿过气缸9,中固定架15与下固定架14采用钢板制成。弹簧伸缩杆5按砂芯形状固定在采用螺栓方式固定压床板2和活动压床板3相对的孔上,弹簧伸缩杆5采用钢管16、伸缩杆18及弹簧17焊接方式制成。弹簧17套在伸缩杆18上端并固定在伸缩杆18上端,下端固定在钢管16上端,伸缩杆18下端为T型可在固定在钢管16内部,钢管16上端开口可以使伸缩杆18通过,下端表面为螺纹可以与固定压床板2与活动压床板3上带螺纹的孔进行螺纹结合。气缸9两端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换向阀11接口连接,而气缸9的其中一端接口通过进气调节阀10连接进气管。该换向阀11进气管接口端通过气管与气压调节器12接口相连,气压调节器另一个接口与通过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相连,气缸一端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支撑架(1)、固定压床板(2)、活动压床板(3)、气缸臂(4)、弹簧伸缩杆(5)、导向杆(6)、导向套(7)、活塞杆(8)、气缸(9)、进气调节阀(10)、换向阀(11)、气压调节器(12)、导向架(13)、下固定架(14)和中固定架(15),气缸臂(4)由垂直臂(41)和水平臂(42)构成,垂直臂(41)的底端固定在床体支撑架(1)上端的固定压床板(2)的一侧,垂直臂(41)的顶端固定在水平臂(42)底面的一端,水平臂(42)另一端固定于中固定架(15)的中部,活塞杆(8)的顶端连接在中固定架(15),其底端固定于下固定架(14),下固定架(14)固定于活动压床板(3)的中间位置,气缸(9)两端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换向阀(11)接口连接,而气缸(9)的其中一端接口通过进气调节阀(10)连接进气管,换向阀(11)进气管接口端通过进气管与气压调节器(12)接口相连,气压调节器(12)另一接口通过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缸(9)下端左、右两侧固定数个导向套(7),导向杆(6)上端固定导向架(13),导向架(13)中心开设有孔,可以自由穿过气缸(9),多个弹簧伸缩杆(5)按砂芯形状固定在固定压床板(2)和活动压床板(3)的相对的孔上,弹簧伸缩杆(5)由钢管(16)、弹簧(17)和伸缩杆(18)构成,弹簧(17)套在伸缩杆(18)外部,弹簧(17)顶端固定在伸缩杆(18)的上端,下端固定在钢管(16)的顶端,伸缩杆(18)下端为T形固定在钢管(16)内部上端,钢管(16)上端呈开口状可使伸缩杆(18)通过,下端外表面为螺纹,固定压床板(2)与活动压床板(3)上设置有多个带内螺纹的孔,供与钢管(16)下端带螺纹的外表面螺纹结合,固定压床板(2)固定在床体支撑架(1)的上端面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砂芯组芯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支撑架(1)、
固定压床板(2)、活动压床板(3)、气缸臂(4)、弹簧伸缩杆(5)、导
向杆(6)、导向套(7)、活塞杆(8)、气缸(9)、进气调节阀(10)、换
向阀(11)、气压调节器(12)、导向架(13)、下固定架(14)和中固定
架(15),气缸臂(4)由垂直臂(41)和水平臂(42)构成,垂直臂(41)
的底端固定在床体支撑架(1)上端的固定压床板(2)的一侧,垂直臂
(41)的顶端固定在水平臂(42)底面的一端,水平臂(42)另一端固
定于中固定架(15)的中部,活塞杆(8)的顶端连接在中固定架(15),
其底端固定于下固定架(14),下固定架(14)固定于活动压床板(3)
的中间位置,气缸(9)两端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换向阀(11)接口连接,
而气缸(9)的其中一端接口通过进气调节阀(10)连接进气管,换向阀
(11)进气管接口端通过进气管与气压调节器(12)接口相连,气压调
节器(12)另一接口通过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缸(9)下端左、
右两侧固定数个导向套(7),导向杆(6)上端固定导向架(13),导向
架(13)中心开设有孔,可以自由穿过气缸(9),多个弹簧伸缩杆(5)
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景文郑俊雄夏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久增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