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砂芯芯头打孔气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2121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46
一种用于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其是双T形打孔针,由针冒、针体和针头组成,针冒直径最大,针体直径小于针冒直接形成T形,针头直径小于针体形成另一个T形;打孔针的三个组件是组装的,或是整体的;打孔针的针冒固定在芯盒外侧的顶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砂芯成型开模后在芯头部位自动形成排气孔,孔的深度、位置有良好的稳定性,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而且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铸件砂芯芯头打孔气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配件中包括有:涡轮增压器壳体,涡轮壳类铸件的铸造模具内腔设有砂芯,砂芯芯头一般都是采用芯砂制造。在浇铸铸造铁水时铸造模具受热后将产生大量的气体。因此,涡轮壳流道芯芯头均需要设置排气孔,作为排气通道,将热气排出,以保证铸造模具和铸件的安全和质量。现有的涡轮壳流道芯芯头有一部分需要人工用打孔机打孔。人工打孔时,操作人员一手握打孔机,一手握砂芯芯头,由于手的稳定性差,排气孔的深度不易掌握;而且,由于砂芯芯头比较硬、脆,稍有偏差易造成砂芯芯头的碎裂,降低了生产的合格率及生产效率;稍有不慎,还容易伤及到操作人员的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铸件砂芯芯头打孔气针装置,砂芯成型开模后在芯头部位自动形成排气孔,孔的深度、位置有良好的稳定性,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而且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双T形打孔针,由针冒、针体和针头组成,针冒直径最大,针体直径小于针冒直接形成T形,针头直径小于针体形成另一个T形。所述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其中,该打孔针的三个组件是组装的,或是整体的。所述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其中,该打孔针的针冒固定在芯盒外侧的顶板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砂芯成型开模后在芯头部位自动形成排气孔,孔的深度、位置有良好的稳定性,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而且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在芯盒上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针冒2针体3针头4打孔针5顶板6芯盒7芯盒内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及打孔针包采用铁或钢材料制成,从结构上分为针冒1、针体2、针头3,针冒1直径最大,针体2直径小于针冒1直接形成T形,针头3直径小于针体2形成另一个T形。此装置需要安装在热芯盒6中,在芯盒内腔7对应砂芯芯头部位开一通孔,通孔直径与针体2直径相吻合,贯穿芯盒6本体,打孔针针体2穿透芯盒6,露出芯盒内腔部分为针头3,针冒1固定在芯盒外侧的顶板5内。在制芯过程中,芯砂吹满芯盒6型腔后,在砂芯芯头部位自动形成一个排气孔,所述打孔针的三个组件是组装的,或是整体的。本技术的优点:采用本技术打出的排气孔的深度、位置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砂芯芯头不易碎裂,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降低了人工打孔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而且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打孔针的安装和更换方便简易。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双T形打孔针(4),由针冒(1)、针体(2)和针头(3)组成,针冒(1)直径最大,针体(2)直径小于针冒(1)直接形成T形,针头(3)直径小于针体(2)形成另一个T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件砂芯芯头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双T形打孔
针(4),由针冒(1)、针体(2)和针头(3)组成,针冒(1)直径最大,
针体(2)直径小于针冒(1)直接形成T形,针头(3)直径小于针体(2)
形成另一个T形。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景文郑俊雄李瑞兴吴付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久增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