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业进气歧管设计及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 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
技术介绍
I. 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方法中,脱模温度为137度,冷却时间为26s。此工艺的缺点是产品脱模温度低,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浪费能源及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能使产品的脱模温度接近材料使用的上限温度,从而得到最优的产品生产周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I. 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采用的材料是PA6+30% GF塑胶粒子,所述方法步骤为A)确定材料的最高脱模温度;B)在产品用原工艺运转温度后,测量产品的表面温度;C)不断减少冷却时间,测量此时产品表面温度。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需要从材料供应商处得到所用原料的最高脱模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中需要用到红外线感温枪来测试产品刚生产出来的表面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需记录所测试的温度,并和最高脱模温度比较,直至产品温度接近最高脱模温度。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I、由于产品的脱模温度接近最高脱模温度,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提高。2、经济性,产品的生产周期变快13秒,原来总周期为46秒,改进后变为33秒,产能提闻了 3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采用的材料是PA6+30%GF塑胶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为:A)确定材料的最高脱模温度;B)在产品用原工艺运转温度后,测量产品的表面温度;C)不断减少冷却时间,测量此时产品表面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 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采用的材料是PA6+30% GF塑胶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为 A)确定材料的最高脱模温度; B)在产品用原工艺运转温度后,测量产品的表面温度; C)不断减少冷却时间,测量此时产品表面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I.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丰,
申请(专利权)人: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