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肽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8136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肽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肌动蛋白结合肽氨基酸序列为LKKTETQ,合成难度及成本降低,适合进行大规模批次生产,对于多种角膜损伤均具有优越的修复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而促进角膜创口愈合及透明度恢复,较胸腺肽β4治疗优越性高,副作用小,可用于角膜修复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肽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角膜是人体神经分布最密集的部位,主要分布于角膜基质前1P3的上皮下和上皮内。眼角膜既有体内一般上皮和纤维组织的共性,又有透明、无血管及感觉神经丰富的特性,角膜损伤后的自然愈合相对迟缓。角膜表面损伤的机会较多,其不适症状明显,致感染机会增加,促进角膜浅表伤口愈合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角膜损伤后主要经历细胞凋亡、增殖、移行和分化,细胞外基质(ECM)分解、合成和沉积以及炎症浸润、新生血管形成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因此需要增加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接触,从而促进结膜上皮细胞迁移,使角膜的清晰度升高。 角膜组织作为最重要的屈光间质,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损伤后常严重影响视功能,治疗角膜损伤必须恢复其结构的完整性并减少炎症的破坏作用。治疗方法主要是抗感染、改善局部微环境以及应用促上皮生长的细胞因子(如rh-EGF滴眼液),或者进行结膜角膜移植术。但目前常用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不显著。有研究表明胸腺肽β4 (Τβ4) 在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生、迁移、抗炎、抗凋亡和新生血管的调节方面有重要作用。Τβ4是由4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00,普遍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是细胞迁移和分化的重要介质,可促进心肌细胞的迁移、生存和修复,加速皮肤胶原沉积、促进血管生长和伤口愈合、抑制炎症以及调控肿瘤转移。其序列中目前已鉴定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第1-4、1-15和17-23位氨基酸。17-23位氨基酸片段(序列为LKKTETQ)是与肌动蛋白结合的核心功能区,在球形肌动蛋白(G-actin)的参与下,通过 LKKTETQ的介导,使5-15和30-40位的氨基酸残基形成N、C末端的螺旋折叠,分别与肌动蛋白的1、3亚基和2、4亚基结合,共同调节肌动蛋白的聚合和解聚。大量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Τβ 4具有多功能性,在创伤修复、角膜损伤修复、心脏修复、中枢神经系统修复、组织保护、皮肤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胸腺肽β 4在多种眼外伤模型的治疗中均显示出促进角膜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并调节一些关键细胞因子的产生。在兔角膜碱烧伤后,使用Τβ 4能增加角膜愈合率,但不引起血管生长。Τβ4的局部和静脉注射使用均是安全的。但目前临床研究应用的Τβ 4为化学合成产品,技术难度与成本很高,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批次生产,且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角膜损伤效果更佳的肌动蛋白结合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KKTETQ。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肌动蛋白结合肽在制备治疗角膜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治疗角膜损伤的药物制剂,由氨基酸序列为LKKTETQ的肌动蛋白结合肽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组成。作为优选,所述肌动蛋白结合肽占药物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 001-1%。更优选的,所述肌动蛋白结合肽占药物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O. 01-0.1%。本专利技术所述含有氨基酸序列为LKKTETQ的肌动蛋白结合肽的药物制剂,其为溶液、凝胶、乳膏、糊剂、洗剂、喷剂、悬浮液、分散剂形式。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制剂的给药方式包括局部给药或全身给药。局部给药包括将含有LKKTETQ的溶液、凝胶、乳膏、糊剂、洗剂、喷剂、悬浮液、分散剂等与眼睛接触。全身给药包括静脉内、腹膜内或肌内注射包含LKKTETQ的药物组合物。优选局部给药。经多种试验发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肌动蛋白结合肽LKKTETQ对于多种角膜损伤均具有优越的修复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而促进角膜创口愈合及透明度恢复。且较胸腺肽β 4序列较短,合成难度及成本大大降低,更适合进行大规模批次生产,可成功应用于角膜修复治疗,对于多种角膜损伤均具有优越的修复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而促进角膜创口愈合及透明度恢复,较胸腺肽β 4治疗优越性高,副作用小,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肽及其用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所述多肽LKKTETQ滴眼液的制备以水为溶剂,氯化钠和氯化钾为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钙和氯化镁为电解质,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通过含醋酸钠和柠檬酸钠的缓冲液,制备含主药LKKTETQ的滴眼液。称取6. 4g氯化钠、O. 75g氯化钾、O. 48g氯化钙、O. 3g氯化镁、3. 9g醋酸钠、I. 7g柠檬酸钠置于容器中,加入约900ml无菌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然后加入O. 02g肌动蛋白结合肽(LKKTETQ肽)搅拌混匀,使用O. Imol / 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 0,最后加入无菌注射用水至1000ml。溶液通过无菌膜过滤,使用无菌聚丙烯瓶灌装得lml:0.02mg规格的药液。实施例2、LKKTETQ对板层切除后大鼠角膜上皮及基质难愈性损伤的修复试验 清洁级SD大鼠,8-9周龄,雄性。制作大鼠半层角膜切除模型1. 5%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选择右眼为手术眼,手术刀完整削除角膜上皮及约1/2深度角膜基质层。将8只板层切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使用LKKTETQ滴眼液(规格lml:0. 02mg)及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眼药水(商品名易贝,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ml/瓶),I滴/次(约相当于O. 03ml),每天于8:00、13:00、19:00给药3次。 手术中术眼角膜穿孔,或在观察过程中观察眼出现角膜溃疡或穿孔等感染性表现时,应排除该观察对象,补充新的观察对象。术后每日早8:00及晚19:00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混浊情况;术后约每12h对观察眼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蓝钴光观察角膜着染,以评估上皮及基质再生情况。共观察5天。本实验通过大鼠角膜板层切除观察“LKKTETQ滴眼液”及其对照药对角膜创伤愈合的影响,结果显示LKKTETQ滴眼液组远期角膜愈合后清亮,易贝组早期清亮,远期较 LKKTETQ滴眼液组差,其中有I只大鼠术后3天观察到角膜6点处长入角膜新生血管一支; 术后36-48h,LKKTETQ滴眼液组的角膜着染率约降至0,角膜上皮损伤得以愈合,而易贝组在术后48-60h角膜着染率约降至O。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LKKTETQ滴眼液具有促进大鼠角膜上皮修复、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其作用优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眼药水。实施例3、LKKTETQ对兔眼角膜修复作用的研究白色健康家兔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 Ikg/只,实验期间均单笼饲养。用角膜表皮刮磨方法人工造成兔眼角膜创伤直径为IOmm的圆形创面,该创面在荧光素钠溶液检查时,呈黄绿色荧光。将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同一组动物用同一浓度LKKTETQ治疗, 实验性的连续治疗在创面形成后I h开始。所有动物的右眼作对照,每日2次,每次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KKTETQ。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羿张国辉戴向荣凌娟胡代娣周冠群
申请(专利权)人:兆科药业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