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脂肽类抗生素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676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环脂肽类抗生素—环九肽菌素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其将类芽孢杆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于28~35℃下培养24~96h,离心、取发酵液上清,先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然后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环脂肽类抗生素,可应用于制备抗细菌感染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毒性优于多粘菌素B、具有较高医疗应用价值的环九肽菌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体外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所有测试过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致病菌,包括多重耐药以及超级耐药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超广谱耐药铜绿假单胞引起的小鼠败血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环脂肽类抗生素一环九肽菌素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学

技术介绍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滥用,使得一度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起着显著作用的抗生素出现了广泛的失效。许多常见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目前,细菌耐药性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以及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中传播率和致死率很高的病原体。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快速出现,加剧了人们对致病菌耐药性问题的担心。另外,随着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管、插管、烧伤抢救、放化疗和 器官移植的推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全身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 3 5倍,而且预后差、死亡率高。根据化学结构,可将上市的抗真菌药分为四大类丙烯类(特比萘芬)、多烯类(两性霉素B等)、唑类(伊曲康唑等)、棘白霉素类(卡泊芬净)等。特比萘芬疗效低,不能单独给药;多烯类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唑类仅能抑制而不能杀灭真菌;棘白霉素类虽然对于念珠菌属以及曲霉菌属均有效,而且安全性较高,但却面临尚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脂肽类抗生素,其特征是:结构简式如下:其中L?Dab为L型2,4?二氨基丁酸,L?Ile为L型异亮氨酸,D?Phe为D型苯丙氨酸,L?Leu为L型亮氨酸,D?Val为D型缬氨酸,L?Thr为L型苏氨酸。412640dest_path_FDA000025042828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