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04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至少一个导管的前端设置探头容纳腔,并将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容纳腔内部,摄像头所在的导管口还设置网状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摄像头侧壁与导管内壁粘结,将摄像头与导管前端的结构进行固定,解决了拔出导管时摄像头易脱落的问题;通过在摄像头前端增加网状结构,在不影响进出气的情况下,对摄像头的脱落起到二次防护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双腔支气管导管通常用于对全身麻醉的病人进行呼吸管理,实际应用时,长的支管至于一侧肺内,短的支管置于气管主通道,从而可根据病情需要以不同的通气方式对两侧肺进行通气,且在提供有效通气的同时还可防止病侧肺内的血液或痰液进入健侧肺内。现有的可视导管通常在导管前端直接插装通过连接线连接的摄像头(如图1所示),由于摄像头结构圆润,连接线又很细,使用结束后导管在拔出过程中,摄像头容易因与气管内壁的摩擦从导管端部脱落,存在严重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导管摄像头脱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是在至少一个导管的前端设置探头容纳腔,并将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容纳腔内部;所述摄像头容纳腔径向长度小于导管的管径,镜头朝导管口,摄像头通过连接线与外部成像设备相连;摄像头所在的导管口设置网状膜,拦截摄像头防止其固定失败时脱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沿导管内部/外部与导管并行设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探头容纳腔部分借用导管内侧壁,摄像头分别与导管的内壁和探头容纳腔内壁粘结。摄像头分别与导管的内壁和探头容纳腔内壁粘结。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膜为透明材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摄像头的前端伸出导管口。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设备为显示屏。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两个导管,长的为第一导管;第一导管在伸出另一导管的区域上设置第一导管气囊、所述第一导管气囊通过第一充气管与外部连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近短的导管前端环绕两个导管设置主气囊,及第二充气管;所述主气囊通过第二充气管与外部连通。第一导管在伸出另一导管的区域上设置第一导管气囊、所述第一导管气囊通过第一充气管与外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设置在导管内部或外部,与导管并行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摄像头侧壁与导管内壁粘结,将摄像头与导管前端的结构进行固定,解决了拔出导管时摄像头易脱落的问题;通过在摄像头前端增加网状结构,在不影响进出气的情况下,对摄像头的脱落起到二次防护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潜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可视导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1,摄像头;2,第一导管;3,摄像头容纳腔;4,网状膜;5,第一导管气囊;6,连接线;7,第一充气管;8,主气囊;9,第二充气管;10,显示屏;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第一导管前端仰视图;1,摄像头;2,第一导管;3,摄像头容纳腔;4,网状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并行设置并在后部连接成为一体结构的两个导管,长的为第一导管2。第一导管2的导管前端设置摄像头容纳腔3,所述摄像头容纳腔3径向长度小于第一导管2的管径,可与第一导管2的内侧壁共用一部分侧壁;摄像头1设置在摄像头容纳腔3中,摄像头1的侧壁分别与摄像头容纳腔3的内壁和第一导管2的内壁相粘结,使摄像头1固定在探头容纳腔3与第一导管2之间的夹层空间中。摄像头1前端可伸出第一导管2的端头,以增加视野,后端通过连接线6与设置在导管后部的显示屏10连接。第一导管2前端的导管口采用透明的网状膜4封闭,不妨碍第一导管2的气体进出,也能能使摄像头1容纳在网状膜4内部,对摄像头1的脱落起到二次防护作用。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还在导管后部设置显示屏10,通过连接线6将摄像头1与显示屏10连接,使操作时直接通过显示屏观察导管前端在器脏通道中的情况。第一导管2在摄像1头后部还环绕第一导管2设置第一导管气囊5,通过第一充气管7充入气体,使第一导管气囊5在充气状态时堵塞所在的支气管通道。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第一导管气囊5的上部环绕两个导管设置主气囊8,并通过第二充气管9进行充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可视双腔支气管在进入气管后,根据摄像头1显示的位置,可通过显示屏10的显示画面,确定导管的放置位置,将第一导管2伸入支气管中,并使短的导管始终位于该支气管分叉的上一级气管中。在针对第一导管2一侧的肺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充气管7向第一导管气囊5中充入气体,使第一导管气囊5膨胀,并在第一导管2后部将第一导管2封闭,堵塞第一导管2前端所在的支气管通路,使肺部通过另一导管进行呼吸。若需要对另一侧肺部进行手术时,停止对第一导管气囊5的充气,打开第一导管2,使第一导管气囊5回缩至正常状态,并通过第二充气管9向主气囊8充气,关闭另一导管,堵塞气管主通道。在该状态下,位于第一导管2一侧的肺部可以通过导管进行正常呼吸,另一侧支气管封闭。手术结束,在取出导管的过程中,受摄像头容纳腔5和导管内壁的夹持作用,摄像头1不易脱落,在网状膜4的二次防护作用下,即使摄像头1不幸与连接线6脱离,网状膜4也能够承接住摄像头1,使其不落入支气管通道中。在本申请中,所述“前”、“后”按照本领域器械在实际操作时的方向进行定义,即导管向前插入的一端为前端,靠近医生的一端为后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技术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导管的前端设置探头容纳腔,并将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容纳腔内部;所述摄像头容纳腔径向长度小于导管的管径,摄像头通过连接线与外部成像设备相连;摄像头所在的导管口设置网状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导管的前端设置探头容纳腔,并将摄像头安装在摄像头容纳腔内部;所述摄像头容纳腔径向长度小于导管的管径,摄像头通过连接线与外部成像设备相连;摄像头所在的导管口设置网状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沿导管内部/外部与导管并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探头容纳腔部分借用导管内侧壁,摄像头分别与导管的内壁和探头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楠张继如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