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毕赤酵母制备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20065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及表达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合成引物;2)从刀额新对虾肌肉匀浆经反转录PCR得到原肌球蛋白的编码基因;3)构建含有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融合于毕赤酵母表达调控元件获得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4)培养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于培养液添加甲醇诱导毕赤酵母工程菌表达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5)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从培养液上清纯化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的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可进行高密度培养并且分泌型表达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适用于工业化制备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毕赤酵母制备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方法及其重组工程菌。属于生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又称为基围虾、麻虾、虎虾、沙虾、红尾虾,以前为海洋野生,广泛分布于我国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现主要为人工养殖的品种,是我国水产食品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甲壳类水产食品,也是引起食源性过敏反应疾病的常见食品之ο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报告了虾的组织中一种分子量为36kDa的蛋白质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蛋白质(Hoffinan DR, Day JR, Miller JS. (1981)The major heatstable allergen of shrimp. Ann Allergy,47 :17-22)。此后,国际上分别从印度对虾(Penaeus indicus)、胃虫下(Penaeus azecus)、刀客页新又寸虫下(Metapenaeus ensis)禾口长 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es)4种虾的组织中都分离到分子量约36kDa的致敏蛋白(Lehrer SB, Ayuso R, Reese G. (2003)Seafood allergy and allergens :a review, MarBiotechnol,5(4) :339-348),并证实这种引起过敏的蛋白质是虾肌肉组织中的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按照国际免疫学学会关于过敏原专业术语的规范,将这种过敏原定名为 Penal0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各种虾类食物过敏者的血清与Pena 1的阳性反应率达82%以上,而与虾类的其它过敏原的阳性反应率均低于50%,由此提示原肌球蛋白是各种虾类肌肉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主要过敏原,而且不同甲壳类动物来源的原肌球蛋白具有iXi^W^XSlSft (Jeong KY, Hong CS, Yong TS. (2006)Allergenic tropomyosins andtheir cross-reactivities. Protein Pept Lett,13 (8) :835。鉴于虾类肌肉组织中的原肌球蛋白作为一种主要过敏原,并与不同甲壳类动物的原肌球蛋白具有较高的交叉反应性。因此,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及其相关生物工程制品有可能开发制备用于食品安全监测中检测甲壳类食品过敏原的试剂,以及开发制备用于诊断和治疗相关食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的检测试剂及脱敏制剂,由此显现出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酵母表达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酵母工程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是将pPIC9K(Invitr0gen公司)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SEQID No 1)经过重组而获得,该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pPIC9K-TM,如图1所示。(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表达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重组酵母工程菌GSl 15/TM,该工程菌是毕赤酵母GSl 15 anvitrogen公司)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TM转化而获得,而且pPIC9K中的信号肽基因序列与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编码基因均已整合到该工程菌的基因组中,因此该工程菌可分泌性表达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至培养液中。(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备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培养上述重组酵母工程菌,于培养液中添加0.5 (ν/ν)的甲醇为诱导剂,诱导重组酵母工程菌表达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b)离心培养液去除菌体和不溶物,收集培养液上清经过超滤浓缩和透析除盐处理;c)除盐后的培养上清用弱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培养液中的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收集含有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洗脱液;d)将含有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洗脱液用分子筛层析方法进一步纯化;e)用SDS-PAGE和Wf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鉴定纯化的重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附图说明图1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PIC9K-TM的构建图谱图2为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的PCR扩增结果图3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PIC9K-TM的双酶切鉴定结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方法,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有PCR引物的合成和DNA序列的测定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所用的培养基如无特别说明均按毕赤酵母表达手册anvitrogen公司)的配方进行配制。实施例一、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1.设计和合成PCR引物根据GenBank中的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基因序列和pPIC9K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序列,用Oligo 7软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如下上游引物5,-CCGGAATTCATGAAGCTGGAGAAG-3,下游引物5,-TTGCGGCCGCGTAGCCAGACAGTTC-3,;在上游引物中加入了限制性内切酶EcoR I识别位点(GAATTC),下游引物中加入了 Not I位点(GCGGCCGC),扩增产物的大小约820bp。2.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从水产品市场采集鲜活的刀额新对虾50克,去除甲壳和筋膜,挑取纯净肌肉组织勻浆;用RNA提取试剂Trizol (BBI公司)按说明书操作,从刀额新对虾肌肉组织勻浆提取细胞总RNA ;取提取的总RNA IyL作为模板,用反转录试剂盒(TaKaKa公司)按说明书操作,经反转录扩增得到原肌球蛋白前体的cDNA ;反转录结束后,取反应液5μ L作为模板,用上述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原肌球蛋白的编码基因,反应条件如下94°C 2min,94°C 30s — 50°C 30s — 72°C 55s,30个循环,最后72°C延伸lOmin。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用EZ-IO柱式DNA回收试剂(BBI公司)回收纯化约82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纯化的目的基因片段于克隆载体PUCm-T (BBI公司)相连,构建为重组质粒并命名为pUCm-ΤΜ ;将重组质粒pUCm-TM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接种于含IPTG和X-gaL的氨苄青霉素LB培养板,37°C培养16h,挑取阳性菌落接种液体LB培养基扩增,提取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如SEQ ID No:l所示。实施例二、构建表达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取质粒pUCm-TM和载体pPIC9K (Invitrogen公司)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Not I进行双酶切,回收约82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PPIC9K的大片段,用T4DNA连接酶(BBI公司)于16°C水浴连接16h,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板,37°C培养过夜,挑取阳性菌落接种液体LB培养基扩增,提取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命名为pPIC9K-TM ;用EcoR I和Not I对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PIC9K_TM进行双酶切鉴定,同时进行测序鉴定,双酶切鉴定结果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郑海军朱红波宓路挺刘群英邬敏辰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