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800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为甲基、2-羟乙基或4-取代的苯甲酰基;所述的4-取代的苯甲酰基取代基为氢、氯、溴、甲氧基或硝基。其制备包括:(1)将3-溴-4-(1H-吲哚-3-基)-1H-吡咯-2,5-二酮和碱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取代哌嗪,于90~100℃搅拌反应1~48h,反应结束后加入H2O,搅拌5~20min;(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经饱和NaCl溶液洗涤、无水Na2SO4干燥、浓缩,最终通过柱层析分离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是一类新型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化学品在食品、化妆品和材料等领域的广泛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胃癌、肺癌、白血病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J_fQ (Cisplatin)、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等都存在毒性大和缺乏广谱抗肿瘤作用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殖,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异常信号系统靶点的特异性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如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的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苏拉替尼(Sorafenib)等。作用于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 PKC)是另一类蛋白激酶家族,是一类Ca2+、磷脂依赖性的蛋白激酶,在跨膜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PKC有12个亚型(Newton, A. C. J. Biol. Chem. 1995,270,28495.),正常情况下,PKC 处于失活状态,当受到外界刺激时,PKC被激活。一系列证据表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都与PKC的异常表达有关。以微生物Streptomyces sp.代谢物中星型孢菌素(Staurosporine)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得到的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蛋白激酶C抑制齐U。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能抑制PKC活性,具有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如化合物Enzastaurin目前正处于治疗B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的III期临床研究。(例如可参阅下列文献 Jirousek, M. R. ;Giling, J. R. ;Gonzalea, C. Μ. ; et. al. , J.Med. Chem. , 1996, 39, 2664; Robertson, M. J. ; KahI, B. S. ; Vose, J. M. ; et. al. , J. Clin.Oncol. , 2007, 25, 1741; Tanaka, M. ; Sagawa, S. ; Hoshi, J. ; et. al. , Bioorg. Med. Chem.Lett. , 2006, 16, 5781)1991年Schultz等报道了 4_(3_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抗变态反应和免疫治疗作用(Schultz, M. ; Tsaklakidis, R. ; Haag, R. ; et. al. DE4005970, 1991),在该专利中报道了 3-乙酰氨基-4-吲哚-N-甲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近年来,文献还报道了一些3-氨基取代的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抑制H2O2诱发的坏死细胞死亡和抑制GSK-3的活性(Tanaka, Μ. ; Sagawa, S. ; Hoshi, J. ;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 2004, 14,5171 ;Tanaka, M. ; Sagawa. S. ; Hoshi, J. ;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 2006, 16, 5781)。3-氨基取代的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IloviCh,0.;Billauer, H. ; Dotan, S. ; et. al. . Bioorg. Med. Chem. , 2010, 18, 612-620 ; Zhao, S. Y.;Yang, Y. ff. ; Zhang, H. Q. ; Yue, Y. ; Fan, M. Arch. Pharm. Res.,2011,34,519-526)。但文献报道的化合物中马来酰亚胺环3-位多数为芳香环如吲哚、苯环等芳环结构或3-位直接为氨基取代的化合物,而3-位连有哌嗪结构的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化合物是一类新型蛋白激酶C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制备方法简单,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等疾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结构式如(I)示权利要求1.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结构式如(I)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基团为4-甲氧基苯甲酰基,所述的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具体为3- (1H-吲哚-3-基)-4- (4- (4-甲氧基苯甲酰基)哌嗪-I-基)-IH-吡咯-2,5- 二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3-溴-4-(1Η-吲哚-3-基)-IH-吡咯-2,5-二酮和碱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至3-溴-4- (1H-吲哚-3-基)-IH-吡咯-2,5- 二酮溶解,然后加入取代哌嗪,于9(Tl00°C搅拌反应I 48h,反应结束后加入H2O,搅拌5 20min ; (2)将步骤(I)得到的溶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而后经饱和NaCl溶液洗涤、无水Na2SO4干燥、浓缩,最后通过柱层析分离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用的取代哌嗪为N-甲基哌嗪、N-(2-羟乙基)哌嗪、N-(苯甲酰基)哌嗪、N-(对氯苯甲酰基)哌嗪、N-(对硝基苯甲酰基)哌嗪或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哌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用的碱为三乙胺、吡啶或碳酸钾。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3-溴-4-(1Η-吲哚-3-基)-IH-吡咯-2,5- 二酮与取代哌嗪的摩尔比为1:1 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采取乙酸乙酯萃取的次数为1-5次。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柱层析分离中所用的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混合溶液,其中乙酸乙酯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1 4。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胺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为甲基、2-羟乙基或4-取代的苯甲酰基;所述的4-取代的苯甲酰基取代基为氢、氯、溴、甲氧基或硝基。其制备包括(1)将3-溴-4-(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结构式如(I)示:其中,R为甲基、2?羟乙基或4?取代的苯甲酰基;所述的4?取代的苯甲酰基的取代基为氢、氯、溴、甲氧基或硝基。FDA000024297874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印邵志宇谢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