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513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内冷凝器;内冷凝器为筒状,内冷凝器的外部筒体的表面上固定螺旋翅片;内冷凝器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回水出口;旋风分离器筒体上部设有气体进口;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冷凝器内腔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锥形挡板。未冷凝气体沿气体进口的管线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内,经过内冷凝器外部筒体表面焊接的螺旋翅片表面换热,露点较低的成分冷凝后,随着旋转气流方向向下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表面富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用于其它含有微量液滴或容易冷凝成滴的气体的冷凝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分离器,尤其是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特别适用于真空尾气的气液分离。
技术介绍
在石化及煤焦化工领域相当部分蒸馏塔、蒸发器为负压操作,塔顶气相经真空泵抽真空已达到工艺所要求的压力条件。真空尾气的去向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排大气和进加热炉燃烧。排放大气将会提高装置周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对环境造成污染;进加热炉则作为近年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手段,可在消除或降低真空尾气污染的同时替代部 分煤气或其他燃料,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但是,真空尾气一般从塔顶、冷凝器后或回流槽尾气抽气,由于所抽出工艺气体一般温度较高,在从真空泵往加热炉输送过程中降温会使部分气体冷凝成液滴,进入加热炉后将造成加热炉不稳定、冒黑烟等问题,对装置生产和环境保护均不利。因此,若能有一种具有内部冷凝功能的气液分离器,能在真空尾气进入加热炉前对其中露点较低的成分冷凝并回收冷凝液,对解决如上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气液分离设备、旋风分离设备均已广泛使用,但是目前未见旋风分离式且带内部冷凝装置的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可用于带有液滴或者容易冷凝成滴的气体的冷凝分离。结构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内冷凝器;内冷凝器可通过焊接或法兰与旋风分离器壳体进行连接;旋风分离器筒体上部连接气体进口,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锥形挡板;锥形挡板通过锥形挡板支撑杆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底部;内冷凝器为筒状,内冷凝器的外部筒体的表面上固定螺旋翅片,螺旋翅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冷凝器外部筒体上,且螺旋翅片下旋的角度与切向进气的倾斜角一致;内冷凝器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回水出口 ;内冷凝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构成环形冷却水流通通道;折流板固定在内冷凝器环形通道内,下端与冷凝器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折流板将环形冷却水流通通道隔开,防止冷却水在通道内短路;冷却水进口和冷却回水出口分别位于折流板连线的两端;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冷凝器内腔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为倒U型液封。气体进口连接至加热炉真空尾气燃烧管线进口,倒U型液封连接至装置废油槽或相应废油回收设备。使用时,分别将冷却水管道和冷却水回水管道连接到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回水出口,为设备提供冷量;将真空泵或其他气体连接在气体进口,使气体切向且向下倾斜进入;气体出口连接至加热炉真空尾气燃烧管线进口,倒U型液封连接至装置废油槽或相应废油回收设备。各接口均连接完毕并投入使用后,未冷凝气体沿气体进口的管线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内,经过内冷凝器外部筒体表面焊接的螺旋翅片表面换热,露点较低的成分冷凝后,随着旋转气流方向向下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表面富集,并沿壁面下降至旋风分离器底部的液体收集段;锥形挡板的倾斜度可使锥形挡板上液体沿坡度流入液体收集段,同时也可防止液体收集段内已积累的液体再次被上升气体带出;冷凝并去除了液滴后的气体经旋风分离器分离,从气体出口离开。外接倒U型液封,防止液体从底部短路。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置。可以有效解决真空尾气在输送过程中降温使得部分气体冷凝成液滴,因此气体入炉前含液滴,进入加热炉后会将造成加热炉不稳定、冒黑烟等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其它含有微量液滴或容易冷凝成滴的气体的冷凝分离。 附图说明图I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流走向示意图;图3为气液分离器的俯视图;图4为锥形挡板的结构;图5为内冷凝器表面螺旋翅片示意图;图6为内冷凝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在A-A和B-B方向上剖面图;图8为内冷凝器结构示意图;I-气体进口,2-旋风分离器,3-倒U型液封,4-气体出口,5_冷却水(CW)进口,6-冷却水回水(CWR)出口,7-内冷凝器,8-锥形挡板,9-折流板,10-锥形挡板支撑杆,11-内冷凝器外部筒体,12-螺旋翅片。具体实施方法—种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如图I、图3所示,结构包括旋风分离器2和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内冷凝器7 ;内冷凝器可通过焊接或法兰与旋风分离器壳体进行连接;内冷凝器为筒状,内冷凝器的外部筒体的表面上固定螺旋翅片12,螺旋翅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冷凝器外部筒体上,且螺旋翅片下旋的角度与气体进口切向进气的倾斜角一致,如图5所示;内冷凝器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 5和冷却回水出口 6,内冷凝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构成环形冷却水(CW)流通通道;内冷凝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固定有折流板9,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折流板固定在内冷凝器环形冷却水流通通道内,其目的在于防止冷却水在进出口之间短路;折流板上端固定在内冷凝器顶部,折流板下端与冷凝器底部之间有空隙;折流板将冷却水流通通道分隔开;冷却水进口和冷却回水出口分别位于折流板连线的两端;旋风分离器筒体上部设有气体进口 I ;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气体出口 4,气体出口与冷凝器内腔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锥形挡板8 ;锥形挡板通过锥形挡板支撑杆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底部,如图4所示。旋风分离器底部为倒U型液封3。使用时分别将冷却水进水管道和冷却水回水管道连接到冷却水进口 5和冷却水回水出口 6,为设备提供冷量;折流板可增加冷却水的流程;气体进口 4连接至加热炉真空尾气燃烧管线进口,倒U型液封连接至装置废油槽或相应废油回收设备;将真空泵或其他气体连接在气体进口 I。各接口均连接完毕并投入使用后,将真空泵或其他气体连接在气体进口 1,使气体切向且向下倾斜进入;未冷凝气体沿进口管线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内旋风分离,经过内冷凝器8外部筒体表面焊接的螺旋翅片12表面换热,露点较低的成分冷凝后,随着旋转气流方向向下在旋风分离器壳体内表面富集,并沿壁面下降至旋风分离器底部的液体收集段,锥形挡板的倾斜度可使锥形挡板上液体沿坡度流入液体收集段,同时也可防止液体收集段内已积累的液体再次被上升气体带出;冷凝并去除了液滴后的气体经旋风分离器分离,从 气体出口离开。如图2所示。冷却水(CW)进口、冷却水回水(CWR)出口、气体进口、气体出口和倒U型液封通过法兰与外部管线连接。外接的倒U型液封3可防止液体从底部短路。权利要求1.一种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内冷凝器;内冷凝器为筒状,内冷凝器的外部筒体的表面上固定螺旋翅片;内冷凝器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回水出口;旋风分离器筒体上部设有气体进口;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冷凝器内腔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锥形挡板。2.权利要求I所述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凝器通过焊接或法兰与旋风分离器的壳体进行连接。3.权利要求I所述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挡板通过锥形挡板支撑杆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底部。4.权利要求I所述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翅片下旋的角度与气体进口切向进气的倾斜角一致。5.权利要求I所述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翅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内冷凝器外部筒体上。6.权利要求I所述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底部连接倒U型液封。7.权利要求I所述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凝器的内部设有折流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内部冷凝的气液分离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内冷凝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固定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内冷凝器;内冷凝器为筒状,内冷凝器的外部筒体的表面上固定螺旋翅片;内冷凝器的筒体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回水出口;旋风分离器筒体上部设有气体进口;旋风分离器顶部设置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冷凝器内腔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锥形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霄恒刘晟铭王奕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