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包括一具耐油性高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一内活塞环,及一具高抗热性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二内活塞环,第一及第二内活塞环是以内外径相对等形态组接为一活塞环本体,活塞环本体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供刹车片推杆得以穿过连结至油塞封环的穿口,第一内活塞环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油塞封环,而第二内活塞环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刹车片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同时兼具有耐油性及抗热性的双材质特性内活塞环,能有效降低内活塞环受刹车油的特性及刹车片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兼具有耐油性及抗热性的双材质特性的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
技术介绍
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日,休闲及运动亦更受重视,随着户外体闲活动的提倡,骑乘车辆已是一种普及的休闲活动,而车辆的设计也因此随之不断进步,无论是运动竞技型或是休闲舒适型的车辆,皆各有所长,在追求精致美观之余,车辆的安全性亦是不可忽视的目的,而刹车系统是提供车辆安全要件之一; 刹车,为车辆安全把关的重要一环,刹车的良麻,往往会关系到骑乘者的生命安全,尤其对于常需要处于高速竞技的骑乘者而言,若刹车的结构、效率不够周全完善,即使骑乘者行车技巧再高,亦无法随心所欲掌控自行车,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下,不论冲量、动能皆达到最高值,若无法顺利进行刹车,不论自身或他人的性命皆无法获得保障,更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灾祸。为追求刹车效率及精准性,目前市面上载具(如汽机车及自行车)均广泛采用油压式刹车,其原理是将一刹车油管一端与一刹车把手座的内部油路的输出端结合,而刹车油管另端则与一碟式刹车器结合,可由把手的按压而连动顶推内部油路一活塞杆,使油路内的压力通过刹车油管作用于碟式刹车器,而形成碟式刹车的操作。请参阅中国台湾省专利申请案号第098204080号「具自动调整功能之油压卡钳」,包括一油压缸体、一弹性体、一推杆、一阻力单元及一定位单元,其中该油压缸体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弹性体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封闭容置空间,以填入刹车油,该弹性体设有一装设孔,该弹性体提供一弹力;该推杆密封地设置于装设孔,该推杆设有一轴,该轴是由推杆延伸并进入容置空间中,该轴设有一肩部;该阻力单元套设于轴上,该阻力单元紧邻容置空间,用以提供一阻力;该定位单元设置于轴的一端,且与推杆连动;借此,当容置空间的油压大于阻力且定位单元推抵阻力单元时,阻力单元受定位单元推动;当容置空间的油压小于弹力且肩部推抵阻力单元时,推杆受到阻力单元作用而停止。前述专利技术为一款现有油压卡钳通过弹性体包覆刹车油方式,使推杆能受刹车油推动后进行夹合动作,以推动刹车片对刹车碟盘夹合做为实现刹车动作,然而现有的弹性体通常是以单一的橡胶材质所制成,然而以单一层橡胶材制成的弹性体并无法轻易兼顾耐油性及抗热性。鉴于现有油压卡钳以单一层材质所制成的弹性体具有不易兼具耐油性及抗热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人即推出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其与现有弹性体均是应用在油压卡钳,且是一种同时兼具有耐油性及抗热性的双材质特性内活塞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同时兼具有耐油性及抗热性的双材质特性内活塞环,能有效降低内活塞环受刹车油的特性及刹车片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包括有一具耐油性高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一内活塞环,及一具高抗热性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二内活塞环,且该第一内活塞环及第二内活塞环是以内外径相对等形态组接为一活塞环本体,该活塞环本体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供刹车片推杆得以穿过连结至油塞封环的穿口,且该第一内活塞环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油塞封环,而该第二内活塞环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刹车片推杆;如此,该活塞环本体可以将刹车油及刹车片推杆,分别由具耐油性高的第一内活塞环及具高抗热性的第二内活塞环做为接触,即能有效降低活塞环本体受油的特性及刹车片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影响,以延长活塞环本体的使用寿命。 前述第一内活塞环为EDPM或NBR所制成的活塞环。前述第二内活塞环为Viton或Silicon所制成的活塞环。前述活塞环本体为一圆形体,且该活塞环本体环绕形成有一弯曲皱折段。前述活塞环本体于第一内活塞环及第二内活塞环间设有一沿穿口成形的内紧缩环。前述活塞环本体是于第一内活塞环及第二内活塞环间沿外圈区段设置有一外紧缩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同时兼具有耐油性及抗热性的双材质特性内活塞环,能有效降低内活塞环受刹车油的特性及刹车片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图2所不A-A线段首I]面不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组装于油塞封环与刹车片推杆的实施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A-A线段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活塞环本体11第一内活塞环12第二内活塞环13弯曲皱折段14 穿口15内紧缩环16外紧缩环21油塞封环22刹车片推杆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其是一种同时兼具有耐油性及抗热性的双材质特性内活塞环,请参阅图I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包括有一具耐油性高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一内活塞环11,及一具高抗热性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二内活塞环12,且该第一内活塞环11及第二内活塞环12是以内外径相对等形态组接为一活塞环本体10,活塞环本体10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供刹车片推杆22得以穿过连结至油塞封环21的穿口 14,且该第一内活塞环11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油塞封环21,而该第二内活塞环12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刹车片推杆22 ; 如此,该活塞环本体10可以将刹车油(刹车油受包覆于活塞环本体10及油塞封环21之间)及刹车片推杆22,分别由具耐油性高的第一内活塞环11及具高抗热性的第二内活塞环12做为接触,即能有效降低活塞环本体10受油的特性(如刹车油容易使一般橡胶材质膨胀)及刹车片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影响(如高温容易使橡胶材质脆化、疲乏),以延长活塞环本体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而言,第一内活塞环11为EDP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或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所制成的活塞环,以具有较佳的耐油特性。进一步而言,第二内活塞环12为Viton (氟橡胶)或Silicon (硅胶)所制成的活塞环,以具有较佳的耐高温特性。进一步而言,活塞环本体10为一圆形体,且该活塞环本体10环绕形成有一弯曲皱折段13,如此当油压刹车器动作时,能因应高油压推动而改变外型,以配合刹车片推杆22进行刹车动作。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第二实施例,因活塞环本体10的表面,在刹车动作时的压力压缩下,会造成令片推杆22过度的动作,而影响刹车的表现;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其活塞环本体10于第一内活塞环11及第二内活塞环12间设有一沿穿口 14成形的内紧缩环15;该内紧缩环15能有效强化活塞环本体10其穿口 14部位橡胶与刹车片推杆22的接触密度,以避免刹车片推杆22于刹车动作时造成过度的推移。另外,该活塞环本体10亦可于第一内活塞环11及第二内活塞环12间沿外圈区段设置有一外紧缩环16 ;该外紧缩环16有效强化活塞环本体10其外圈部位橡胶与油塞封环21的接触密度,以避免活塞环本体10受刹车片推杆22于刹车动作时造成过度的推移。权利要求1.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具耐油性高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一内活塞环,及一具高抗热性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二内活塞环,且该第一内活塞环及第二内活塞环是以内外径相对等形态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刹车器内活塞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具耐油性高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一内活塞环,及一具高抗热性的橡胶所制成的第二内活塞环,且该第一内活塞环及第二内活塞环是以内外径相对等形态组接为一活塞环本体,该活塞环本体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供刹车片推杆得以穿过连结至油塞封环的穿口,且该第一内活塞环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油塞封环,而该第二内活塞环对应于油压刹车卡钳的刹车片推杆;如此,该活塞环本体可以将刹车油及刹车片推杆,分别由具耐油性高的第一内活塞环及具高抗热性的第二内活塞环做为接触,即能有效降低活塞环本体受油的特性及刹车片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影响,以延长活塞环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韦恩,
申请(专利权)人:永克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