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522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26
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包括:一冷却风扇组,该冷却风扇组包括支撑架及二风扇,该支撑架组设于自行车的叉部,一端朝刹车夹延伸,另一端朝刹车夹对应轮圈,二风扇分别设于支撑架两端,各风扇设有入风口、导流槽、枢设于导流槽的扇叶、出风口及启动单元,入风口、导流槽及出风口相互导通,启动单元与扇叶电性连接,支撑架前端风扇的出风口朝刹车吹送,而另一风扇则朝轮圈吹送;借由启动单元启动风扇动作,将冷空气自出风口导出,位于刹车后端的风扇吹散附着于轮圈上的水渍,而于刹车前端的风扇则降低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降低夹刹及轮圈于动作时累积的热量,快速驱散附着于夹刹及轮圈上的水渍,避免刹车的灵敏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应用于自行车
,尤指一种加速夹刹及轮圈的散热效果,以及快速除去残留于夹刹及轮圈上的水溃的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的煞车器依照其煞车原理不同而区分为V夹式煞车及碟式煞车,两款煞车器各有其优劣及爱好者,V夹式煞车是利用拉动煞车线促使煞车皮抵顶轮框,迫使轮体停止,而碟式煞车又分为油压式及机械式两种,油压是利用油将操作杆的操作传至卡钳,机械式是使用铁线将操作杆与卡钳相互连接,以卡钳内的来令片夹持设于车轮鼓上的碟盘,迫使轮体停止,进而达到煞车的目的。自行车的功能已从代步工具发展至运动休闲或竞赛的工具,因此自行车的骑乘距离逐渐扩张,长距离的骑乘以不足为奇。且许多的骑士无法满足于平地,而喜爱骑经具有高度及坡度的山坡地。当下山时,随着陡峭的坡度自行车的速度也随之增加,自行车骑士为了安全起见,避免自行车于下坡时速度过快,会不断地按压刹车。不论在急速下坡路段或竞速的过程中,由于自行车轮圈转速很快,前述有提及煞车的方式,是以刹车皮抵顶轮框两侧,提供自行车减速或停上。因此当自行车轮圈转速极快时,刹车皮持续夹抵及摩擦轮圈,以达到减速及停止的效果,在这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刹车,轮圈的温度会随着使用刹车的时间及频率而逐渐升温,而高温则会软化刹车皮,使得刹车皮变形,进而降低刹车皮的摩擦系数,逐渐的影响刹车的灵敏度。 此外,下雨天或雨天过后,当自行车经过地上的积水时,轮圈会带起积水,使水份残流于轮圈上,而水份会降低刹车皮对于轮圈的摩擦力,因此当使用刹车时,刹车皮无法紧抵于轮圈两侧,造成减速及停止的时间延长,影响到刹车的灵敏度及骑士的安全。有鉴于上述所述的缺失,本专利技术人投入许多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且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历经多次实验与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即为改善上述所说明的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能快速降低夹刹及轮圈于动作时累积的热量;快速驱散附着于夹刹及轮圈上的水溃,避免刹车的灵敏度降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组设于具有夹式刹车的自行车上,包括:一冷却风扇组,该冷却风扇组包括一支撑架及二风扇,该支撑架组设于自行车的叉部,而该二风扇组设于支撑架且位于轮圈同一侧,各风扇设有一入风口、一导流槽、一枢设于导流槽的扇叶、一出风口及一启动单元,该入风口、导流槽及出风口相互导通,该启动单元与扇叶电性连接,其中一风扇的出风口朝向刹车夹吹送,而另一风扇的出风口则朝轮圈吹送;据此,启动单元启动风扇动作,以将冷空气自出风口导出,其中一风扇能降低刹车夹于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另一风扇能吹散附着于轮圈上的的水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进一步设有一与冷却风扇组成对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组,该第二冷却风扇组与冷却风扇组位于轮圈的相对侧;该朝轮圈吹送的风扇,其出风口送出气流的方向与轮圈顺向转动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于自行车的把手处装设一触动钮,该触动钮与启动单元有线方式电性连接;该触动钮进一步包括有一启动器及一金属片,该启动器装设于自行车握把,而该金属片的一端则组设于启动器对应刹车握杆的一侧,又另设有一弹簧组设于金属片与启动器间,该弹簧两端分别弹抵金属片与启动器,刹车握杆的下压碰触金属片,而该金属片组设于启动器的相反端则碰触按压启动器以控制扇叶转片的动作。进一步于自行车的把手处装设一触动钮,该触动钮与启动单元无线方式传送讯号;该触动钮与启动单元的无线连接方式为W1-F1、红外线或蓝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快速降低夹刹及轮圈于动作时累积的热量;快速驱散附着于夹刹及轮圈上的水溃,避免刹车的灵敏度降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第一种夹式刹车一侧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第一种夹式刹车两侧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风扇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触动钮与启动单元电性连接方块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第二种夹式刹车一侧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第二种夹式刹车两侧的示意图。[0021 ] 图中标号说明:I冷却风扇组10第二冷却风扇组11支撑架12风扇121入风口122导流槽123 扇叶124 出风口125启动单元2叉部20刹车夹3轮圈4触动钮41启动器42金属片4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的目的与功效,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构造,兹搭配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特征与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组设具有夹式刹车的自行车上,包括:一冷却风扇组1,该冷却风扇组I包括一支撑架11及二风扇12,该支撑架11组设于自行车的叉部2 (本实施例为前叉),而该二风扇12组设于支撑架11且位于轮圈3同一侧,并分别位于叉部2的前、后侧,各风扇12设有一入风口 121、一导流槽122、一枢设于导流槽122的扇叶123、一出风口 124及一启动单元125,该入风口 121、导流槽122及出风口 124相互导通,该启动单元125与扇叶123电性连接,其中一风扇12的出风口 121朝向刹车夹20吹送,而另一风扇12的出风口 124则朝轮圈3吹送;据此,启动单元125启动风扇12动作,以将冷空气自出风口 124导出,其中一风扇12能降低刹车夹20于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另一风扇12能吹散附着于轮圈3上的水溃。当自行车过度使用刹车以减速或停止时,该刹车夹20的刹车块会与轮圈3外侧过度摩擦而累积许多的热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风扇12启动扇叶123后,借由导流槽122的运转而将外部冷空气从入风口 121导入,并由出风口 124导出,由于位于叉部2前端对应刹车夹20的风扇12出风口 124对应刹车夹20及轮圈3外侧,借此出风口 124导出的气体温度低于刹车夹20及轮圈3的温度,出风口 124集中气体导出,以达到刹车夹20及轮圈3特定区块快速散热的效果。除此之外,当自行车行经水洼时,水顺着自行车的轮圈3转动的方向,部份飞溅而部份黏附于轮圈3上,当刹车夹20夹刹轮圈3黏附水分的区块时会降低刹车灵敏度,本专利技术借由位于叉部2后端的风扇12,从出风口 124导出的气体将水溃往轮圈3外吹散,以避免影响刹车效果。该朝轮圈3吹送的风扇12 (位于叉部2后端的风扇12),其出风口 124送出气流的方向与轮圈3顺向转动方向相反,当水溃被轮圈3往风扇12的风向带时,风扇12能将水溃朝轮圈3行进中的相反方向吹散以远离刹车夹20。请参阅图2、图6所示,为了使轮圈3两相对侧皆能具有加速散热及吹散水溃的功效,进一步设有一与冷却风扇组12成对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组10,该第二冷却风扇组10与冷却风扇组I位于轮圈3的相对侧;如此提供更好的散热及吹散水溃的效果(使用者能依据自行车的需求,而选择轮圈3 —侧或两侧装设冷却风扇组)。本专利技术具有两种触动钮4的实施型态,请参阅图1所示,并一并搭配图4,进一步于自行车的把手处装设一触动钮4,该触动钮4与启动单元125有线方式电性连接或无线方式传送讯号,而无线传输方式为W1-F1、红外线或蓝牙,据此按压刹车握把碰触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组设具有夹式刹车的自行车上,其包括:一冷却风扇组,该冷却风扇组包括一支撑架及二风扇,该支撑架组设于自行车的叉部,而该二风扇组设于支撑架且位于轮圈同一侧,各风扇设有一入风口、一导流槽、一枢设于导流槽的扇叶、一出风口及一启动单元,该入风口、导流槽及出风口相互导通,该启动单元与扇叶电性连接,其中一风扇的出风口朝向刹车夹吹送,而另一风扇的出风口则朝轮圈吹送;据此,启动单元启动风扇动作,以将冷空气自出风口导出,其中一风扇能降低刹车夹于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另一风扇能吹散附着于轮圈上的的水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组设具有夹式刹车的自行车上,其包括: 一冷却风扇组,该冷却风扇组包括一支撑架及二风扇,该支撑架组设于自行车的叉部,而该二风扇组设于支撑架且位于轮圈同一侧,各风扇设有一入风口、一导流槽、一枢设于导流槽的扇叶、一出风口及一启动单元,该入风口、导流槽及出风口相互导通,该启动单元与扇叶电性连接,其中一风扇的出风口朝向刹车夹吹送,而另一风扇的出风口则朝轮圈吹送; 据此,启动单元启动风扇动作,以将冷空气自出风口导出,其中一风扇能降低刹车夹于刹车时所产生的高温,另一风扇能吹散附着于轮圈上的的水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与冷却风扇组成对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组,该第二冷却风扇组与冷却风扇组位于轮圈的相对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朝轮圈吹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韦恩
申请(专利权)人:永克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