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906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它包括传动机构、控制机构、主动轴透盖和被动轴透盖,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活塞缸。其中,在主动轴的轴向油道内设有控制油油管,控制油油管与主动轴的轴向油道互不相通;主动轴透盖的第二径向油道通过主动轴的第三径向油道与控制油油管连通,控制油油管通过主动轴的第二径向油道与第二活塞缸的工作油油腔连通;而被动轴的轴向油道通过被动轴的第二径向油道与第一活塞缸的工作油油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主动轴的结构实现了双活塞双向压紧方式,进而改变控制油路,从而减轻主、被动摩擦片的偏磨问题;并且实现摩擦副之间的内力平衡且封闭,获得摩擦副间隙自动补偿能力,进而提高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输出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粘 调速离合器,可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煤炭等高能耗行业中各种风机、水泵等离合器的调速节能。
技术介绍
液粘调速离合器基于牛顿内摩擦定律,依靠液体粘性,油膜剪切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油膜间隙大小来调节传递扭矩,从而调节转速。我国是在上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液体粘性传动技术,北京理工大学魏宸官教授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成功了基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新型液粘调速离合器,并且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液粘调速离合器的摩擦副间油膜是影响其性能的核心因素。传统液粘调速离合器采用单活塞结构压紧方式,各摩擦片位移不均匀,从而造成摩擦副间油膜不均匀,进而造成摩擦片偏磨,靠近活塞一侧的摩擦片磨损严重,远离活塞一侧的摩擦片几乎无磨损。这是造成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调速性能变差、工作寿命变短的本质原因之一。并且,当负载变化时,单活塞压紧结构的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输出稳定性欠佳,不能适应负载的变化。因此,合理改进传统液粘调速离合器的控制方式及控制油路,提高液粘调速离合器的输出稳定性,提高液粘调速离合器摩擦副间油膜均匀程度是影响其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采用液粘调速原理设计的液粘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粘调速离合器,包括传动机构、控制机构、主动轴透盖和被动轴透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主动摩擦片、被动摩擦片、被动鼓、被动盘和被动轴;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所述主动摩擦片安装于主动轴上,被动摩擦片安装于被动鼓上,被动鼓与被动盘固定连接,被动盘与被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安装在被动轴上,第二活塞缸安装在主动轴上,第二活塞缸的支承盘能够相对于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透盖设有第一径向油道和第二径向油道,主动轴透盖的所述第一径向油道能够与外界的润滑油供油系统连通,主动轴透盖的所述第二径向油道能够与外界的控制油供油系统连通;被动轴透盖设有能够与外界的控制油供油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国芳廖湘平刘毅韩冬杨学兰杨晓霖杨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