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296546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所示。该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酪氨酸磷酸酶(mPtpB)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结核和抗老年痴呆药物。(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合物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海洋真菌来源广泛,药物筛选获得率高,与其它海洋生物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对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特征在特殊环境之中,已发展出独特的代谢方式,能够产生结构新颖的,生理活性显著的各类次级代谢产物。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酶抑制等多种其它药用价值。目前,从包括海洋真菌在内的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新的药源已成为国际国内研究的热点。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来自WHO统计的统计称,地球上每三个人就有一个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880万新发病例,200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在中国,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数甚至超过5. 5亿,是全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之一,如果不加紧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因此,对结核病机理的研究和针对特异靶点进行的抗结核新药的研制,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关系人类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速度的重大社会问题。由结核分枝杆菌分泌的酪氨酸磷酸酶(mPtpB)是结合分枝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是造成肺结核的重要原因。酪氨酸磷酸酶被结核分枝杆菌分泌后进入巨噬细胞细胞质中,阻止宿主免疫系统的启动,调节杆菌在宿主中的存活。mPtpB是结核药物筛选新的靶点。抑制结核杆菌分泌的mPtpB,可以阻止结核杆菌对宿主免疫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宿主对结核杆菌产生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结核病的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即老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能力减退,持续性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运动障碍、严重时会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等,并伴随有一系列精神病症状。目前,AD病已经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外第二大威胁中老年身体健康的疾病。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延缓乙酰胆碱水解的速度,提高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水平,保证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从而发挥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开发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社会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骨架构型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 ):权利要求1.一种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 ):2.权利要求I所述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真菌Aspergillus sp. HNY16-5C 的种子培养 培养基组成按重量比为葡萄糖O. 3%,酵母提取物O. 1%,蛋白胨O. 1% O. 5%,琼脂I.5% 2. 5%,氯化钠I. 5% 4%,水93-98% ;制成试管斜面,挑取菌株接入斜面,28 35°C培养4 10天; (2)真菌Aspergillussp. HNY16-5C的发酵培养利用固体大米发酵培养基大米海水=1 Γ2 ;将种子中的菌株转接入发酵培养基中,于室温25 35°C静置I 2个月; (3)将上述培养好菌体用甲醇提取多次,浓缩提取液,将获得的浓缩浸膏利用色谱层析进行分离;收集10% — 5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液,再以硅胶、凝胶、C-18反相等柱层析分离技术,重结晶进一步纯化,即得到无色结晶物。3.海洋真菌真菌Aspergillussp. HNY16-5C,于2012年9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为CCTCC M2012358。4.权利要求I所述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5.权利要求I所述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所示。该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酪氨酸磷酸酶(mPtpB)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结核和抗老年痴呆药物。(I)文档编号A61K31/19GK102911040SQ20121040444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佘志刚, 黄锡山, 龙玉华, 陆勇军, 马林, 李翰祥, 孙学凤, 肖泽恩, 林少娥, 何磊 申请人:中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FDA00002288723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志刚黄锡山龙玉华陆勇军马林李翰祥孙学凤肖泽恩林少娥何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