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n掺杂SnO2室温稀磁半导体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0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Mn掺杂SnO↓[2]室温稀磁半导体纳米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其制备方法包括:A.制备氯化亚锡和乙酸锰的混合溶液以及碳酸氢氨无水乙醇溶液;B.在超声波分散和水浴条件下,将上述溶液混合;C.将上步所得溶液陈化,得到的沉淀过滤,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直到溶液pH为中性为止,所得的沉淀在烘箱中干燥,研磨得到原始粉体;D.将原始粉体在空气中退火处理,即得到Mn掺杂SnO↓[2]室温稀磁半导体纳米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低温下制备出具备室温铁磁性的Mn掺杂SnO↓[2]纳米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种过渡金属 掺杂Sn02室温稀磁半导体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磁半导体,是指在ni-v族、n-vi族等化合物半导体中,由磁性过渡族金属离子或稀土金属离子部分的代替非磁性金属离子,从而形成的 一种新型半导体。稀磁半导体同时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具备优 异的磁、磁光和磁电性能,使得它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 用前景,成为未来自旋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正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从应用的角度看,制备具备室温铁磁性的稀磁半导体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传统的n-vi族以及ni-v族化合物半导体的稀磁半导体研究比较广泛,如(Zn,Mn)Se和(Ga,Mn)As等,但是这些材料的居里温度多低于 150K,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2000年,Dietl等在《Science》(2000年 第287期,P1019-1022)杂志上报道,他们从理论上首次预言在ZnO中通 过掺杂过渡金属磁性离子可以实现室温铁磁性;引起了人们对过渡金属掺 杂的氧化物稀磁半导体研究的热潮。自此,在ZnO、 TiO" Sn02、 CuO和NiO 等氧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Mn掺杂SnO↓[2]室温稀磁半导体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室温下,将分析纯的氯化亚锡,在超声波辅助下,溶于稀盐酸无水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乙酸锰,得到混合溶液,其中Mn↑[2+]和Sn↑[2+]离子摩尔比在1∶99~7∶93之间,同时加入无水乙醇调节Sn↑[2+]的摩尔浓度在0.1~0.3mol/L之间;将碳酸氢氨加入到无水乙醇中,配置成0.5~2mol/L碳酸氢氨无水乙醇溶液,碳酸氢氨应过量10%~30%;B.在超声波分散和60℃水浴条件下,将碳酸氢氨无水乙醇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接着滴加氨水,调节pH=9~10,继续超声波分散30~60分钟;C.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柳田召明王永强何惊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