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钼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50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级钼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难熔金属钼粉末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级钼粉的制备方法,适应于纳米级钼粉的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商用钼酸铵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注入强酸,搅拌,得到白色凝胶;把凝胶置于烘箱中,在100℃~300℃的温度下烘1~3个小时,得到前驱体。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氢气作为还原气体,还原时间为0.5~2小时,还原温度在600℃~800℃,即可获得纳米级的钼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难熔金属钼粉末的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级钼粉的制备方 法,适应于纳米钼粉的生产。
技术介绍
钼及其合金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以及良好的抗 腐蚀性能等特征,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化工、冶金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近年来,随 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对钼及其合金材料性能提出的要求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 了传统的性能指标,因此,现代钼制品制备技术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机遇。其中,钼粉 的制备是发展钼业技术的首要环节。目前,钼粉的制备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仍需进一步 的发展、完善,特别是为满足一些特殊用途的钼粉的制备技术还有待解决。钼粉的传统制备是区别于专门研究超细钼粉、纳米钼粉的制备而言的。常见的传统 制备方法有还原法、羟基热分解法、氯化钼蒸汽法及氯化钼热解法。传统制备钼粉的 方法因为制备工艺周期长、温度高,钼粉在此过程中易发生长大,通常得不到超细钼粉。 制备超细钼粉的方法主要有氯化钼的蒸汽法、蒸发态三氧化钼还原法、等离子还原法 和活化还原法。目前,报道的纳米钼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波等离子法、电脉冲放电 制备纳米钼粉等。通常这些制备纳米钼粉的方法能耗大,成本高,不适于大量的生产纳 米级钼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采用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后 经低温氢气还原以获得纳米级钼粉。 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为 采用商品钼酸铵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注入强酸,搅拌,得到白色凝 胶;把所述的白色凝胶置于烘箱中,在10(TC 30(TC的温度下烘1 3个小时,制得前驱 体,然后将所述的前驱体在管式炉中加热还原,还原时间为0.5 2小时,还原温度为600 。C 80(TC。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案是在上述的钼酸铵溶液,在注入强酸之前,加入少许有机酸和铵盐,搅拌使之溶解。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案是上述的强酸包括盐酸、硝酸或王水。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案是在加热还原所述的前驱体时,用氢气作为保护气体。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 大量生产纳米级钼粉。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 设备简单,投资少;(2) 原材料易获得,前驱体反应过程简单易控;(3) 反应中间产物均为气体、易挥发或易分解的物质,可做回收处理,避免形成 环境污染。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2的纳米级钼粉的场发射电镜照片。 附图2为实施例3的纳米级钼粉的场发射电镜照片。 附图3为实施例4的纳米级钼粉的场发射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商品钼酸铵,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0.80mol/L钼酸铵溶液。量取20ml 钼酸铵溶液放入烧杯中, 一边缓慢加入5ml浓硝酸, 一边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生成白 色凝胶;取凝胶置于烘箱中,烘箱温度IO(TC,烘3个小时;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 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60(TC还原2个小时,然后取出,得到纳米级的钼粉。实施例2:称取商品钼酸铵,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0.80mol/L钼酸铵溶液。量取20ml 钼酸铵溶液放入烧杯中, 一边缓慢加入5ml浓硝酸, 一边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生成白 色凝胶;取凝胶置于烘箱中,烘箱温度IOO'C,烘2个小时;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 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65(TC还原1.5个小时,然后取出,得到纳米级的钼粉,如图l。 实施例3:称取商品钼酸铵,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1.60mol/L钼酸铵溶液。量取20ml 钼酸铵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4克草酸,搅拌使之溶解,然后一边缓慢加入10ml王水, 一边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生成白色凝胶;取凝胶置于烘箱中,烘箱温度200°C,烘1个小时;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70(TC还原1.5个小时,然后取 出,得到纳米级的钼粉,如图2。 实施例4:称取商品钼酸铵,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2.40mol/L钼酸铵溶液。量取20ml 钼酸铵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4克草酸和2克硝酸铵,搅拌使之溶解,然后一边缓 慢加入10ml浓硝酸, 一边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生成白色凝胶;取凝胶置于烘箱中,烘 箱温度25(TC,烘l个小时;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75(TC还原 l个小时,然后取出,得到纳米级的钼粉,如图3。 实施例5:称取商品钼酸铵,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2.40 mol/L钼酸铵溶液。量取20ml 钼酸铵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4克草酸和2克硝酸铵,搅拌使之溶解,然后一边缓慢 加入10ml浓硝酸, 一边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生成白色凝胶;取凝胶置于烘箱中,烘箱 温度300'C,烘l个小时;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在80(TC还原0.5 个小时,然后取出,得到纳米级的钼粉。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采用商品钼酸铵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注入强酸,搅拌,得到白色凝胶;把所述的白色凝胶置于烘箱中,在100℃~300℃的温度下烘1~3个小时,制得前驱体,然后将所述的前驱体在管式炉中加热还原还原时间为0.5~2小时,还原温度为600℃~80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钼酸铵溶 液,在注入强酸之前,加入有机酸和铵盐,搅拌使之溶解。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酸 包括盐酸、硝酸或王水。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加热还原所述的前驱体时,用氢气作为保护气体。全文摘要,属于难熔金属钼粉末制备
,特别涉及,适应于纳米级钼粉的生产。本专利技术采用商用钼酸铵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注入强酸,搅拌,得到白色凝胶;把凝胶置于烘箱中,在100℃~300℃的温度下烘1~3个小时,得到前驱体。然后在管式炉中还原,氢气作为还原气体,还原时间为0.5~2小时,还原温度在600℃~800℃,即可获得纳米级的钼粉。文档编号B22F9/16GK101249567SQ20081010388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涛 林, 骥 罗, 邵慧萍, 郝俊杰, 郭志猛, 敏 陈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级钼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商品钼酸铵为原料,配成一定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注入强酸,搅拌,得到白色凝胶;把所述的白色凝胶置于烘箱中,在100℃~300℃的温度下烘1~3个小时,制得前驱体,然后将所述的前驱体在管式炉中加热还原还原时间为0.5~2小时,还原温度为600℃~8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杰陈敏郭志猛林涛邵慧萍罗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