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板电气元件
,涉及一种线路板之间网络连接,尤其是涉及一种线路板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线路板的设计及连接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线路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板间连接方式有FFC线缆、线连、单塑插针。对于FFC线缆连接来说,母体插座对线路板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两板之间的线缆也需要外在的结构留出一定的空间,才能便予线缆的过渡连接;线连是比较老的连接方式,两板直接之间通过导线焊接来实现连接,也是比较浪费线路板空间的一种方式,而且操作复杂,成本高,效率低,在后期产品上容易断裂,留下了产品质量的 隐患;对于单塑插针的连接结构不能很好的定位两板之间的高度,只能通过外在的定位方式来进行焊接,这种操作加大了焊接的难度,使焊接高度不能控制得很精确。综上所述,以上连接方式都只仅限与两板之间得网络连接,而两个线路板连接的高度定位都得靠外在结构插件予以控制,这就给生产上带来了很多冗余的步骤,操作工人在焊接时也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定位和焊接,定位精度高,可以有效节约线路板空间的线路板间的连接结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线路板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线路板A、线路板B和插针,线路板A和线路板B分别与插针上下两端相连,所述插针上下两端靠线路板A和线路板B内侧分别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塑料端。采用本技术方案,可方便定位线路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此插针可有效节约线路板的空间,同时在焊接时方便定位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占用线路板空间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板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线路板A、线路板B和插针(1),线路板A和线路板B分别与插针(1)上下两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1)上下两端靠线路板A和线路板B内侧分别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塑料端(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燕子,胡海燕,李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