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04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由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主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及齿圈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电机的转子通过主轴连接,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对应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油节电,适用工况广的优点,极具市场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变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纯电动公交车的变速器包括电机直驱式及电机+二 四档AMT两种形式。其中,电机直驱式应用较为广泛,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其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电机容量大,并且需要低速大扭矩,因此能耗高,电损高;且要求电池容量大,电池组重量占整车20%左右,造成整车重量大、油耗高;电机尺寸大、电池数量多也造成整个传动部分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空间摆布安装。电机+ 二 四档AMT式的优点是动力性好,电机容量和尺寸都可小一些。但是电控系统比较复杂,且AMT中的同步器存在负荷大、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油节电,适用工况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主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及齿圈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电机的转子通过主轴连接,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对应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采用电机带动三组单行星排进行传动,实现减速箱的小电机驱动,可采用小容量、小体积的电机即可实现工作要求,同时可减小所需配备电池组的体积及重量,从而使变速器结构更加紧凑,起到减小占用空间,以及节电节油的作用;而且,具有三档变速功能,适用工况范围广泛,与制动器相匹配的电控系统简单;采用电机驱动,通过控制电机电流大小,还可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可实现无极变速,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纯电动公交车变速器,极具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I外壳、电机2、太阳轮3、行星轮4、第三制动器5、齿圈6、行星架7、第二制动器8、齿圈9、行星轮10、行星架11、第一制动器12、齿圈13、行星轮14、行星架15、太阳轮16、太阳轮17、主轴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由外壳I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2、主轴18、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12、第二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5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及齿圈构成,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上并啮合安装在太阳轮及齿圈之间。第一行星排由太阳轮17、行星轮14、行星架15及齿圈13构成。第二行星排由太阳轮16、行星轮10、行星架11及齿圈9构成。第三行星排由太阳轮3、行星轮4、行星架7及齿圈6构成。速比范围5. 667 I. 00。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电机的转子通过主轴连接,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连 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对应安装。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的外部总成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变速器的各档位传动路线为A档第一制动器闭合。此时第一行星排的齿圈13锁死,动力传递电机I —太阳轮17 —行星轮14 —行星架15 —输出。用于起步、坡道,需要大扭矩的行驶工况。B档第二制动器闭合。此时第二行星排的齿圈9锁死,动力传递电机I —太阳轮16 —行星轮10 —行星架11 —第一行星排一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15 —输出。用于城市内行驶工况或乘员少时。C档第三制动器闭合。此时第三行星排的齿圈6锁死,动力传递电机I —太阳轮3 —行星轮4 —行星架7 —第二行星排和第一行星排一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15输出。用于城郊、城市高速路行驶工况。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主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及齿圈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电机的转子通过主轴连接,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对应安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由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主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及齿圈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电机的转子通过主轴连接,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对应安装。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油节电,适用工况广的优点,极具市场推广价值。文档编号F16H3/62GK202707959SQ20122041785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莫俊荣, 孟昭俊, 吴东, 刘强, 罗红平 申请人:天津中德传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专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主轴、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均由各自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及齿圈构成,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电机的转子通过主轴连接,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与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的齿圈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对应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俊荣孟昭俊吴东刘强罗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