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孝朋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180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备胎升降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自动升降、结构简单的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其包括固定的汽缸、设于汽缸内可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一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一排气阀、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另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二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二排气阀、用于为汽缸供气的汽车气泵、与所述汽车气泵连接的储气筒、连接所述储气筒与所述第一输气阀以及第二输气阀的输气管、固定的滑轮、用于吊装备胎的吊架和连接在推拉杆与吊架之间且通过所述滑轮的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汽车备胎的升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备胎安装的汽车备胎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上通常都设置有备用轮胎,即备胎。由于备胎的重量较重,因此,通常都需要借助备胎升降装置来进行安装和拆卸。但是,现有汽车备胎升降装置主要是靠手工摇动升降,费时费力,制造复杂,生产成本高,容易出故障,使用寿命短,而且每套装置只能升降一条备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汽车备胎升降装置主要是靠手工摇动升降,费时费力,制造复杂,生产成本高,容易出故障,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备胎升降>J-U ρ α装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汽车备胎升降装置,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的汽缸、设于汽缸内可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一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一排气阀、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另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二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二排气阀、用于为汽缸供气的汽车气泵、与所述汽车气泵连接的储气筒、连接所述储气筒与所述第一输气阀以及第二输气阀的输气管、固定的滑轮、用于吊装备胎的吊架和连接在推拉杆与吊架之间且通过所述滑轮的拉绳。所述滑轮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吊架包括第一吊架和第二吊架,所述拉绳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轮、第一吊架相对应的第一拉绳和与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二吊架相对应的第二拉绳。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还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用于固定备胎的固定架。所述汽缸和滑轮均固定在汽车上。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气阀、第一排气阀、第二输气阀和第二排气阀开/关以控制活塞两侧的气压差推动所述活塞在汽缸内来回运动的控制器。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吊架于固定架上的穿销。所述汽缸由塑料制成。 本技术通过设置汽缸、活塞、推拉杆、第一输气阀、第一排气阀、第二输气阀、第二排气阀、输气管、滑轮、吊架和拉绳,利用储气筒中的气控制活塞两侧的气压差推动所述活塞在汽缸内来回运动,从而带动推拉杆来回运动,依次通过拉绳带动吊架上下升降运动,从而将备胎拉升固定在固定架上,或从固定架上卸下。具有以下优点自动升降,省时省力,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不容易出故障,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汽车备胎升降装置的安装备胎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汽车备胎升降装置的卸下备胎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包括汽缸I、活塞2、推拉杆3、汽车气泵(图中未示出)、储气筒(图中未示出)、输气管4、滑轮5、吊架6、拉绳7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汽缸I固定在汽车上。汽缸I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塞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一输气阀11和用于排气的第一排气阀12,以及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塞另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二输·气阀13和用于排气的第二排气阀14。第一输气阀、第一排气阀、第二输气阀和第二排气阀均为可开/关的阀门,以通过其开/关来进行进气或排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汽缸由塑料制成。活塞2设于汽缸内,且可往复运动。推拉杆3与所述活塞连接,其随活塞往复运动。汽车气泵用于为汽缸供气。储气筒与所述汽车气泵连接,主要用于将汽车气泵产生的气存储在储气筒中,再通过储气筒对输气管供气。 输气管4连接所述储气筒与所述第一输气阀以及第二输气阀,主要用于将汽车气泵产生的存储在储气筒内的气通过第一输气阀或第二输气阀输入汽缸。滑轮5固定在汽车上,主要用于定位吊架竖直方向的位置。滑轮5可以包括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从而对应若干个备胎的安装和拆卸。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滑轮包括第一滑轮51和第二滑轮52。吊架6用于吊装备胎10。吊架位于滑轮的下方。吊架可以包括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从而对应若干个备胎的安装和拆卸。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吊架6包括第一吊架61和第二吊架62。拉绳7连接在推拉杆与吊架之间且通过所述滑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拉绳7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轮、第一吊架相对应的第一拉绳71和与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二吊架相对应的第二拉绳72。拉绳可为各种绳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拉绳为钢丝绳。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气阀、第一排气阀、第二输气阀和第二排气阀开/关,从而控制活塞两侧的气压差推动所述活塞在汽缸内来回运动。为了固定备胎,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还包括车架8、固定在车架上用于固定备胎的固定架9和用于固定所述吊架于固定架上的穿销91。当设置两个备胎即备胎101和备胎102时,固定架和穿销也相应的包括两个。本技术利用汽车气泵工作所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输气管、输气阀进入气缸,使活塞运动,活塞带动推拉杆,推拉杆拉动拉绳经过滑轮、吊架拉动备胎升降运动。备胎的安装方法为将吊架挂入备胎钢圈内,关闭第一排气阀,打开第二排气阀,然后打开第一输气阀,关闭第二输气阀,汽车气泵产生的气存储在储气筒内,储气筒通过输气管、第一输气阀对汽缸输气,在活塞是左右侧产生压力差,推动活塞朝右运动,从而通过推拉杆、钢绳、吊架带动备胎自动升起,摆动备胎使吊架插入固定架,通过穿销固定吊架于固定架后,关闭第一输气阀,打开第一排气阀将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出即可。安装后的结构如图I所示。备胎的拆卸方法为关闭第一排气阀I,打开第二排气阀,然后打开第一输气阀,关闭第二输气阀,储气筒通过输气管、第一输气阀对汽缸输气,通过活塞、拉杆产生的拉力将钢丝绳拉紧,再关闭第一输气阀,拔掉穿销,打开第一排气阀,备胎就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降落到地面。卸下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当设置两只备胎时操作备胎101时,即在推拉杆顶端摘掉钢丝绳72,挂上备胎所对应的钢丝绳71。操作备胎102时,即在推拉杆顶端摘掉钢丝绳71,挂上备胎102所对应的钢丝绳72。再按备胎的安装及拆卸方法操作即可。 本技术通过设置汽缸、活塞、推拉杆、第一输气阀、第一排气阀、第二输气阀、第二排气阀、输气管、滑轮、吊架和拉绳,利用汽车气泵产生的存储在储气筒内的气控制活塞两侧的气压差推动所述活塞在汽缸内来回运动,从而带动推拉杆来回运动,依次通过拉绳带动吊架上下升降运动,从而将备胎拉升固定在固定架上,或从固定架上卸下。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自动升降、省时省力、备胎安装牢固可靠、产品以塑料为原料,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一只气缸可以分别拉动两条备胎。本技术汽车备胎升降装置适用于大中小型货运汽车和客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的汽缸、设于汽缸内可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一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一排气阀、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另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二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二排气阀、用于为汽缸供气的汽车气泵、与所述汽车气泵连接的储气筒、连接所述储气筒与所述第一输气阀以及第二输气阀的输气管、固定的滑轮、用于吊装备胎的吊架和连接在推拉杆与吊架之间且通过所述滑轮的拉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备胎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的汽缸、设于汽缸内可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拉杆、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一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一排气阀、设于所述汽缸上且位于所述活塞另一侧的用于进气的第二输气阀和用于排气的第二排气阀、用于为汽缸供气的汽车气泵、与所述汽车气泵连接的储气筒、连接所述储气筒与所述第一输气阀以及第二输气阀的输气管、固定的滑轮、用于吊装备胎的吊架和连接在推拉杆与吊架之间且通过所述滑轮的拉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孝朋
申请(专利权)人:孙孝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