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浇注连铸薄板坯的浸入式水口。在现有技术中,浇铸厚度小于110mm、宽度比为10-25的薄板坯时,利用一个水口将钢水铸入结晶器内,即钢水先流入中间罐内,中间罐接有一个水口,钢水通过水口再进入结晶器内,在结晶器内逐渐冷却成固态,然后挤压成薄钢板坯。上述过程是连续进行的。目前使用的水口是圆筒状或方筒状的,只能起到流出钢水的作用,利用现有的水口浇铸薄板坯具有如下缺点由于水口直接插入结晶器内的钢液中,浇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上表面不流动并出现局部翻腾,造成保护渣熔化不良或卷渣现象。同时上表面不流动钢液部分及渣还会粘连水口、结晶器。结晶器内钢液流股冲刷已凝坯壳,使板坯表面出现纵向裂纹,甚至造成漏钢事故发生,严重影响钢坯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铸过程中钢液全部处于动态的、无粘连、无冲刷的用于浇注连铸薄板坯的浸入式水口,以保证板坯的质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浇注连铸薄板坯的浸入式水口,它包括水口本体,其特征在于水口本体的断面呈扁状,上端设有断面呈圆状的入口,水口本体与入口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在水口本体下端设有向内凸的分流块,分流块两侧设有对称的出口。上述水口本体下端呈梯形,所述的出口位于所述的梯形侧边上。上述的分流块的侧边与水口本体中心线的夹角α为50°-80°。分流块的宽度小于水口本体内腔断面的横向尺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插入结晶器内的水口底端呈梯形,出口位于梯形侧边两侧,对称设置,中间设有分流块,因此钢液流入结晶器内时,全部钢液处于动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钢液上表面不动的现象,使保护渣熔化均匀,无粘连水口、粘连结晶器现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浇注连铸薄板坯的浸入式水口,它包括水口本体[2],其特征在于:水口本体[2]的断面呈扁状,上端设有断面呈圆状的入口[1],水口本体[2]与入口[1]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在水口本体[2]下端设有向内凸的分流块[4],分流块[4]两侧设有对称的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昕,谭希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