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53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底板上设有C型夹,底板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中心槽,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减重孔,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工装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腰板,两个腰板的内侧相对设有对称的内腰板,内腰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底板上,工装本体两侧还设有顶杆,顶杆的前端穿过安装槽的侧壁与腰板接触。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证轮减双后桥悬挂安装孔的孔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是一种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轮减双后桥悬挂安装孔包含车架总成下内腰板连接孔与侧腰板连接孔,实际装配中侧腰板连接孔高度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能够保证轮减双后桥悬挂安装孔的孔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包括工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底板上设有C型夹,底板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中心槽,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减重孔,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工装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腰板,两个腰板的内侧相对设有对称的内腰板,内腰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底板上,工装本体两侧还设有顶杆,顶杆的前端穿过安装槽的侧壁与腰板接触。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证轮减双后桥悬挂安装孔的孔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的本技术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底板I上设有C型夹,底板I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中心槽2,底板I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减重孔3,底板I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工装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4,两个安装槽4内分别设有腰板5,两个腰板5的内侧相对设有对称的内腰板6,内腰板6通过定位销7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底板I上,工装本体两侧还设有顶杆8,顶杆8的前端穿过安装槽4的侧壁与腰板5接触。其具体安装过程为工装底板的中心槽5与车架总成下冀面后桥中心孔对齐,穿定位销7左右各一个,用C型夹在底板I处将工装夹紧,通过顶杆8 (四处)调节A面与车架总成侧腰板5之间的间隙。权利要求1.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包括工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底板上设有C型夹,底板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中心槽,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减重孔,底板上设有多个安 装孔,工装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腰板,两个腰板的内侧相对设有对称的内腰板,内腰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底板上,工装本体两侧还设有顶杆,顶杆的前端穿过安装槽的侧壁与腰板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底板上设有C型夹,底板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中心槽,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减重孔,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工装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腰板,两个腰板的内侧相对设有对称的内腰板,内腰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底板上,工装本体两侧还设有顶杆,顶杆的前端穿过安装槽的侧壁与腰板接触。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证轮减双后桥悬挂安装孔的孔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3B41/02GK202701445SQ20122025940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姚亚波, 杨仕忠, 李林, 权强, 陈文岗, 李豪, 吴振波, 姚三波 申请人:十堰环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轮减双后桥悬挂钻孔装置,包括工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底板上设有C型夹,底板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中心槽,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有减重孔,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工装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腰板,两个腰板的内侧相对设有对称的内腰板,内腰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工装本体的底板上,工装本体两侧还设有顶杆,顶杆的前端穿过安装槽的侧壁与腰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亚波杨仕忠李林权强陈文岗李豪吴振波姚三波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环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