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7572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集成系统包括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组分联检模块、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真空干燥模块和第二组分联检模块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系统连续高效,在处理过程中为恒定低温,通过多级分离纯化,可以有效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还可完好的保持茶叶的有效成分,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是战略性高新技术,一个重要方向是通过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有效成份,形成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并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茶叶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相比其它天然产物,例如中药材而言,茶叶除了有效成份外,还要保持影响茶汤色、香、味等。食品工业用速溶茶标准中指明,速溶茶分为速溶茶,调味速溶茶。速溶茶是指将茶叶或茶鲜叶用水提取,或将茶鲜叶榨汁,经加工制成的,除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抗氧化剂,稳定剂之外,不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具有原茶特有风味而没有茶渣的粉末状/片状或颗粒状固体。茶叶的成份特性,特别是茶叶中所含的有效成份,是决定茶叶特性的物质基础。茶树与其它植物一样,以太阳能为能源,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过程,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生理生化特性,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效成份,从而决定了茶树形形色色的形态特征及利用价值。茶叶中有效成份的协调统一,确定了茶叶品质优劣及饮用价值。归根结底,茶叶的有效成份是决定茶叶各种特征的内涵物质。现有提取茶叶有效成份的技术方式有(I)热水浸提,高温水作为溶剂,破坏了茶的成份,茶香气的损失,使提取物的品质降低。(2)化学溶剂提取,提取物中有化学物质的残留,降低了提取物的品质。(3)逆流提取,用温度在80-90度的水提取,茶成份被破坏,例如高温长时间条件下,茶有效成份的氧化损失率将增加,影响了提取物的品质。(4)微波提取,有化学溶剂的残留,还有高温破坏了茶的有效成份,降低了提取物的品质。(5)超临界提取,主要成份茶多酚不溶于二氧化碳,提取效率低。(6)冷冻干燥,效果良好,但成本太高,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低温,不能保证前面步栗的有效成份损失。(7)喷雾干燥,150度以上,高温破坏成份完整,影响产品的品质。另一个方面,茶叶由于种植,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原因,农药残留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茶产业的难题,如何有效去除农残,也是一个关键的工艺问题。申请号为201010585561.4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以茶叶为原料,以水为单一溶剂,经低温提取分离浓缩、冷藏沉淀制备液态茶多酚等的工艺。该专利将茶经前处理,即粉碎、混合调浆后,经由自主研制的“连续式低温提取分离浓缩器”,萃取茶叶中的成份,然后通过冷藏沉淀,收集沉淀得到的浸膏,再将浸膏以热水溶解,进一步干燥、粉碎、筛分制成粉状茶多酚。该方法在一定程度,涉及了低温提取、分离浓缩提取茶叶有效成份,但有以下问题I :该方案温度波动大。控制温度在10至180度之间,在其实施步骤5中,还提到以热水溶解后,还需再次冷藏沉淀。温度的大幅度变化,明显可能会造成品质下降。2 :该方案低效,耗时时间长。制冷时间2 - 4小时,冷藏时间8 - 12小时,加以提取时间,干燥时间,总耗时间长,效率太低,且同样明显降低了品质。3 :该方案的目的在于不使用溶剂,来制备茶多酚。因此采用了长时间冷藏沉淀的方法,这个方法显然不是高效分离纯化的方法。现有相类似技术工艺方案,均存在以下不足(I)茶叶有效成份分离提取过程,不能对农药残留进行控制;(2)茶叶有效成份分离提取过程,不能恒低温提取,能耗高,品质低;(3)茶叶有效成份分离提取过程,速度太慢,效率太低;(4)茶叶有效成份分离提取过程,效果较差,品质不佳;(5)茶叶有效成份分离提取过程,不能形成技术集成及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茶叶有效成份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后的系统。该系统连续高效、过程恒低温、多级分离纯化、有效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完好保持茶叶的有效成份。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组分联检模块、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真空干燥模块和第二组分联检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设有冷水出口的冷水设备模块,所述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上均设有冷水入口,所述冷水设备模块的冷水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组分联检模块、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真空干燥模块、第二组分联检模块和冷水设备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组分联检模块,用于对茶叶分析有效成份组成和农药残留组成,并上传到中央控制模块保存;所述低温提取模块,用于对茶叶进行低温浸提、破碎细胞壁、除渣,并通过中央控制模块触发冷水设备模块从低温提取模块的冷水入口输入冷水制冷,得到提取液;所述高效分离模块从中央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组分联检模块得到的有效成分组分和农药残留组成结果,设定膜分离参数,从提取液中分离出有效成分,并通过中央控制模块触发冷水设备模块从高效分离模块的冷水入口输入冷水,以保持恒温,得到有效成分富集液;所述浓缩纯化模块,用于将有效成分富集液采用反渗透膜进行去水浓缩,得到浓缩液,并通过中央控制模块触发冷水设备模块从浓缩纯化模块的冷水入口输入冷水制冷;所述真空干燥模块,用于将浓缩液采用真空低温连续干燥机进行干燥,得到茶叶有效成分提取物;所述第二组分联检模块,用于对茶叶有效成分分析成分组成,确认产品品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分联检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第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第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第一组分联检模块的输入口连接,第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第一组分联检模块的输出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提取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水浸提子模块、均质机和离心机,所述低温水浸提子模块与低温提取模块的输入口连接,所述离心机与低温提取模块的输出口连接。更进一步的,低温水浸提子模块的温度为25 35度,所述离心机的转速为3800转以上。进一步的,所述高效分离模块包括多级的具有三种过滤模式的膜分离子模块,每一级膜分离子模块选择三种过滤模式中的一种过滤模式,所述过滤模式包括微滤模式、超滤模式和纳滤模式。每一级膜分离子模块根据所述膜分离参数选择多种过滤模式 中的一种过滤模式。更进一步的,所述微滤模式是指用孔径为O.广0. 8μπι的微滤膜过滤,所述超滤模式是指用容许5 10万分子量透过的超滤膜过滤,所述纳滤模式是指用容许30(Γ1000分子量的分子透过的纳滤膜过滤。进一步的,所述浓缩纯化模块包括具有反渗透膜的去水浓缩子模块,所述去水浓缩子模块分别于浓缩纯化模块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所述浓缩纯化模块得到50%以上含固量的浓缩液。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干燥模块包括干燥机,所述干燥机分别与真空干燥模块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将浓缩液采用真空低温连续干燥机进行干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分联检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第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第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第二组分联检模块的输入口连接,第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第二组分联检模块的输出口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冷水设备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温度检测子模块和冷水控制输出子模块,所述温度检测子模块分别与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连接,检测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的温度,所述冷水控制输出子模块与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组分联检模块、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真空干燥模块和第二组分联检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设有冷水出口的冷水设备模块,所述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上均设有冷水入口,所述冷水设备模块的冷水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组分联检模块、低温提取模块、高效分离模块、浓缩纯化模块、真空干燥模块、第二组分联检模块和冷水设备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粤生郑镇钦卢泽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源华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