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传学领域,公开了。
技术介绍
自然界物种性状丰富多样,如株高、抗病性、产量等。从孟德尔时代起,就逐渐认识到了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摩尔根进一步将遗传因子明确为“基因”,并指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具体的位置(基因定位)是研究性状的基础,也是分离、克隆并利用基因的前提。经典的基因定位策略源于摩尔根的连锁理论,即染色体上相邻基因(即基因连锁)不能自由分离,而是倾向于整体向后代传递,它们所控制的性状也倾向于同时出现。二者相邻越近,性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越大,重组性状越少。因此,由重组性状(配子)的比例可以度量二者间的距离。若已知道其中一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我们称这样的基因为标记基因),就可以根据重组率推断另一个基因的位置。例如,黄色圆粒豌豆品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与绿色皱粒品种(基因型为yyrr)杂交产生F1 (基因型YyRrhF1自交可能产生YR、Yr、yR和yr 4种配子,根据F2代的性状表现可以确定它们的比例,进而计算交换率。若交换率为1%,且已知控制颜色的Y基因位于第3染色体上,那么就可以推测,控制豌豆籽粒形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性混合池测序基因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亲本杂交构建分离群体;按每个个体目标性状的差异对分离群体分池,获得隐性池,通过对亲本的高通量测序获得显性与隐性亲本特异位点,与隐性混合池测序结果比较获得候选位点;通过PCR检测隐性池中每一基因型候选位点,或通过富集隐性池中候选位点后重测序的方式确定目标位点;PCR扩增克隆目标基因,并通过遗传互补实验验证所克隆基因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