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壁成形旋压件芯模及其退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95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壁成形旋压件芯模及其退卸方法,利用旋压机顶出缸的单一轴向移动,通过楔面机构分解为径向和轴向的双向移动;楔面的轴向、径向推动作用首先驱动两块对应瓣模沿轴向位移和径向回缩,使瓣模斜面间产生间隙,随后另两块瓣模在楔面的继续作用下实现径向回缩,进而实现工件的自动退卸;随着顶出缸的回缩,组合芯模在自重作用下自行归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退卸方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对主机主轴结构无特殊要求,模具机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件动态和静态技术指标好;适合大批量作业;成本低廉,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旋压成形领域,适用于内壁成形工件旋压后的自动退卸。
技术介绍
对于内壁无形状要求的回转体旋压件,在外表面旋压成形后,工件可以很方便的从芯模上退卸。但是对内壁有形状要求的旋压件,目前国内外主要两种退卸工件方法 I.将芯模适当缩小并使芯模轴心偏离旋压机主轴轴心。这样在旋压成形过程中,工件·与芯模只保持线性接触,并在反向对称部位使工件与芯模形成较大间隙。利用此间隙就可·以实现工件旋压成形后通过旋压机顶出缸进行退卸。这种方法的退卸快捷方便。但是对主机要求较高,须在旋压机主轴上再设置一个偏心轴。为克服芯模与工件在旋转时产生的角速度差,还要在芯模上安装轴承。所以比较结构复杂。此外在旋压时,芯模与工件不是面接触并且承压能力较弱,因此对旋压工件的跳动和圆度等静态和动态精度指标都有一定影响。2.芯模由大小不等数块镶构而成。旋压成形后将工件和芯模一同取下,再抽动其中某一镶块,芯模即可解体并与工件分离。然后将已解体镶块再摆放到机位上并重新组织复原芯模,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这种方法的旋压过程与整体实芯模旋压过程基本一致,芯模承压能力强,并可有效保证工件的静态和动态精度指标。但是操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内壁成形旋压件芯模,包括四个形状和高度值两两对应且具有相同斜面的楔块、四块大小两两对应的瓣模、一个芯轴和一个具有十字凹槽能置入四个楔块的下模具,其中楔块和瓣模紧固为一体,楔块下方依次设置托盘和四个顶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梦龙王锐城齐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孚旋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