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易脱模式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压铸工艺在工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汽车、电器仪器、通讯等领域许多零件的重要生产手段,它有成型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环境清洁、产品表面光滑、成型零件复杂多样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开模取出零件的时候,如果定模相对零件的摩擦力大于动模对零件的摩擦力,零件就会留在定模,由于定模没有顶针,而顶针往往设置在动模一侧,导致很难将零件从模具定模的型腔中取出,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在现行模具设计中是将产品深腔部位设计在动模侧,浅腔部位设计在定模侧,但是仍然不能保证上述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脱模式压铸模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易脱模式压铸模具,包括有定模组件,其中所述定模组件的加工面设置有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与动模组件之间构成型腔,所述的动模组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在位于型腔内的工作端头分布有脱模衔接端。进一步地,上述的易脱模式压铸模具,其中所述的顶针组件至少由三个长条顶针构成。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易脱模式压铸模具,其中所述的脱模衔接端为倒钩形斜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使压铸模具的零件脱模操作简单,且加工方便,用普通机床都能加工出来,就算是用普通砂轮机也能达到要求,在模具制作中基本上没有成本的增加,并且能够彻底的改善压铸零件留在定模而不能取出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 ...
【技术保护点】
易脱模式压铸模具,包括有定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组件的加工面设置有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与动模组件之间构成型腔,所述的动模组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在位于型腔内的工作端头上分布有脱模衔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民,程娇,杨华新,
申请(专利权)人:春兴铸造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