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86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动模板由前壁、后壁、上壁、下壁围成中空箱形结构,内部空腔容纳伺服电机驱动的顶出机构。在动模板后壁,有两个滚珠丝杠孔与两个导向杆孔,分别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动模板上壁和下壁有向后突出,用于连接连杆的支架。动模板的四角有四个拉杆孔。顶出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副传动,其中的顶出导板沿着导向杆运动。顶针与顶出导板固定在一起,顶针穿过前壁,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滚珠丝杠副传动,实现顶出制品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箱形动模板能够适应伺服电机驱动的顶出机构,结构紧凑,强度高,能保障注塑机受力均匀、运行平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合模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顶出机构由液压驱动,然而,近年来电动注塑机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伺服电机驱动取代液压驱动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注塑机中的顶出机构也需要由伺服电机驱动,用滚珠丝杠副传动。驱动与传动方式改变后,顶出机构的结构以及运动过程均不同于液压驱动的,其安装的动模板的结构也需要作重大改进。因为动模板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使模具贴合紧密,并且要承受巨大的锁模力,所以动模板在适应伺服电机驱动的顶出机构的结构同时,还应该保持足够的力学强度以及运动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它是由动模板上壁、动模板前壁、动模板后壁和动模板下壁组成的中空箱形结构;其中,所述动模板后壁上分布两个滚珠丝杠孔和两个导向杆孔,两个滚珠丝杠孔和两个导向杆孔的中心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且两个滚珠丝杠孔位于该平行四边形一对角线上,两个导向杆孔位于该平行四边形另一对角线上;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为动模板后壁的中心孔的中心;动模板前壁上具有与动模板后壁相对应的两个导向杆孔和一个中心孔,动模板前壁上还具有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中心孔为圆心的一个轨迹圆上的顶针孔;在箱形动模板的四个角有四个拉杆孔,拉杆孔的长度为动模板前后方向的厚度;动模板上壁和动模板下壁上均具有突出的支架,支架端部有与中心孔垂直的销轴孔,动模板上壁和动模板后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杆。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能够适应伺服电机驱动的顶出机构;它由前、后、上、下四壁构成,可以容纳顶出机构,并有顶出的导向杆孔,结构紧凑,强度高;并且保障注塑机在开合模以及顶出时受力均匀、运行平稳。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I为动模板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动模板前壁立体示意图。图中,动模板上壁I、动模板前壁2、动模板后壁3、动模板下壁4、销轴孔5、支架6、滚珠丝杠孔7、导向杆孔8、电机安装杆9、拉杆孔10、中心孔11、顶针孔12。具体实施方式图I和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技术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是由动模板上壁I、动模板前壁2、动模板后壁3、动模板下壁4组成的内空箱形结构,在动模板前壁2和动模板后壁3之间安装顶出机构。如图2所示,动模板后壁3上两个滚珠丝杠孔7和两个导向杆孔8,两个滚珠丝杠孔7和两个导向杆孔8的中心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上,且两个滚珠丝杠孔7位于该平行四边形一对角线上,两个导向杆孔8位于该平行四边形另一对角线上;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为动模板后壁3的中心孔11的中心。动模板前壁2上具有与之相对应的两个导向杆孔8和一个中心孔11,这些孔的形状和位置要保证安装后两滚珠丝杠的轴线相互平行,与中心等距离并且共面;安装后两顶出导向杆的轴线相互平行,与中心等距离并且共面,顶出导向杆的轴线还与滚珠丝杠的轴线平行。动模板前壁2上还具有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中心孔11为圆心的一个轨迹圆上的顶针孔12。在动模板的四个角有四个拉杆孔10,拉杆孔的长度为动模板前后方向的厚度。四·个拉杆孔有平行度要求以及位置要求。拉杆孔10内壁结构作成两端面附近为工作表面,而中间部位有凹槽,这样能够在保障拉杆孔长度的同时减少加工量,并使接触更好。动模板上壁I和动模板下壁4上均具有突出的支架6,支架6端部有与中心孔垂直的销轴孔5,用于与连杆相连,传递锁模动力。销轴孔5的分布要以中心孔11为对称中心,以使锁模力传递均衡。动模板由与支架6相连的连杆驱动,沿拉杆做直线运动,实现开合模动作,并产生锁模力。动模板上壁I和动模板后壁3上固定连接电机安装杆9,电机安装杆9用于固定伺服电机。顶出机构由安装于动模板左侧处的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副传动。顶针穿过动模板前壁2的顶针孔12,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和滚珠丝杠副传动,实现顶出注塑制品的功能。权利要求1 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动模板上壁(I)、动模板前壁(2)、动模板后壁(3)和动模板下壁(4)组成的中空箱形结构;其中,所述动模板后壁(3)上分布两个滚珠丝杠孔(7)和两个导向杆孔(8),两个滚珠丝杠孔(7)和两个导向杆孔(8)的中心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且两个滚珠丝杠孔(7)位于该平行四边形一对角线上,两个导向杆孔(8)位于该平行四边形另一对角线上;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为动模板后壁(3)的中心孔(11)的中心;动模板前壁(2)上具有与动模板后壁(3)相对应的两个导向杆孔(8)和一个中心孔(11),动模板前壁(2)上还具有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中心孔(11)为圆心的一个轨迹圆上的顶针孔(12);在箱形动模板的四个角有四个拉杆孔(10),拉杆孔的长度为动模板前后方向的厚度;动模板上壁(I)和动模板下壁(4)上均具有突出的支架(6),支架(6)端部有与中心孔(11)垂直的销轴孔(5),动模板上壁(I)和动模板后壁(3 )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杆(9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动模板由前壁、后壁、上壁、下壁围成中空箱形结构,内部空腔容纳伺服电机驱动的顶出机构。在动模板后壁,有两个滚珠丝杠孔与两个导向杆孔,分别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动模板上壁和下壁有向后突出,用于连接连杆的支架。动模板的四角有四个拉杆孔。顶出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副传动,其中的顶出导板沿着导向杆运动。顶针与顶出导板固定在一起,顶针穿过前壁,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滚珠丝杠副传动,实现顶出制品的功能。本技术的箱形动模板能够适应伺服电机驱动的顶出机构,结构紧凑,强度高,能保障注塑机受力均匀、运行平稳。文档编号B29C45/64GK202685202SQ2012201048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凌丰, 茅旭飞, 管灵波, 张振然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伺服电机驱动顶出机构的箱形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动模板上壁(1)、动模板前壁(2)、动模板后壁(3)和动模板下壁(4)组成的中空箱形结构;其中,所述动模板后壁(3)上分布两个滚珠丝杠孔(7)和两个导向杆孔(8),两个滚珠丝杠孔(7)和两个导向杆孔(8)的中心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且两个滚珠丝杠孔(7)位于该平行四边形一对角线上,两个导向杆孔(8)位于该平行四边形另一对角线上;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为动模板后壁(3)的中心孔(11)的中心;动模板前壁(2)上具有与动模板后壁(3)相对应的两个导向杆孔(8)和一个中心孔(11),动模板前壁(2)上还具有四个均匀分布在以中心孔(11)为圆心的一个轨迹圆上的顶针孔(12);在箱形动模板的四个角有四个拉杆孔(10),拉杆孔的长度为动模板前后方向的厚度;动模板上壁(1)和动模板下壁(4)上均具有突出的支架(6),支架(6)端部有与中心孔(11)垂直的销轴孔(5),动模板上壁(1)和动模板后壁(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杆(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丰茅旭飞管灵波张振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