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从太湖流域野生白鲢肠道内筛选的溶藻细菌及利用其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发提高,生产生活所造成的污水也越来越多,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大量含有氮、磷等污染物的废水皆就近排入天然水体,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蓝藻频繁暴发,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治理蓝藻水华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物理方法,包括以打捞的方式机械除藻,在水华区域覆盖板料或薄膜等遮光抑藻,以填料吸附藻类等,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二是化学方法,如投加CuSO4 等杀藻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投加的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三是生物方法,种群竞争抑藻、鱼类吞噬除藻、微生物除藻和综合防治法都是针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控制技术。如《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第23卷第I期53-57页报道了李修岭的发现水龙可以漂浮于水面生长,去除氮磷的能力强,抑藻效果好且可操作性强。《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第22卷第6期732 ...
【技术保护点】
溶藻细菌F8,建议的分类命名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fusiformis),保藏编号为CGMCC?NO.6106。
【技术特征摘要】
1.溶藻细菌F8,建议的分类命名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ilysinibacillus/!/■si/biTBis ),保藏编号为 CGMCC NO. 6106。2.利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fusiformis.、像稱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将赖氨酸芽孢杆菌单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于温度30°C、摇床转速130 r/min条件下培养16 h至对数期,再按照体积分数5%的接种量转接至新鲜的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培养16 h至对数期,备用; 将上述对数期赖氨酸芽孢杆菌按照菌藻比I :2-1 20的体积比例接种到新鲜铜绿微囊藻液中,在温度28°C、光强2500 Iux的光照培养箱菌藻共同培养即能够去除铜绿微囊藻,光周期分别设置全黑暗、光循环12 h12 h、全光照。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艺,陈雪珍,李秋艳,韩有法,李仁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