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03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装配于变速器中,包括主换挡轴、定位座、多个可做轴向移动的拨叉轴、换挡拨块和定位销,还包括一个扭簧和止推销。换挡拨块的拨头可通过主换挡轴绕其轴线做自转运动并与拨叉轴相耦合,且可以通过主换挡轴沿轴线的轴向移动完成挡位选择;扭簧穿于主换挡轴上,空挡位状态下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在一定的预扭力作用下均抵靠在固设于换挡拨块上的止推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变速器选挡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该机构零件数量减少,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变速器的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手动变速的汽车,作为手动变速器的选挡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车辆选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
技术介绍
手动变速器的选挡机构可在空挡位置时,保持变速器换挡轴处于中位位置,并且在选挡时产生一定的回挡力,摘挡后主换挡轴在选挡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回位。目前,汽车变速器选挡机构的设计一般使用两组定位座和主换挡轴上的定位块配合,选挡时,主换挡轴旋转,定位座被压缩产生选挡力;也有使用两个扭簧使主换挡轴产生选挡回位力来完成选挡感力及回位的功能。其中采用两组定位座的选挡感力机构,需要使两组定位座和主换挡轴上的定位块配合,来完成选挡感力和回位的功能,零部件数量增加,变速器成本也相应增加,另外其在变速器上的布置空间较大,对变速器选换挡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会有影响;而使用两个扭簧的选挡机构,存在零件多、装配费时费力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该机构在使用一个扭簧和一个定位座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机械配合下完成手动变速器的选挡动作,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变速器选挡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该机构零件数量少,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变速器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包括主换挡轴、一个定位座、多个可做轴向移动的拨叉轴、换挡拨块,它还包括一个紧固于主换挡轴上的扭簧、一个固设于换挡拨块上的止推销,所述止推销的轴向与主换挡轴的轴向平行;定位座设于主换挡轴上且其轴线与主换挡轴的轴线垂直;主换挡轴设置在多个拨叉轴的中央,且其轴向与多个拨叉轴的轴向平行,主换挡轴可轴向移动,也可绕其轴线自转并且其上设有至少一个换挡拨块和至少一个用于将换挡拨块固定在主换挡轴上的定位销;所述换挡拨块的拨头可通过主换挡轴绕其轴线的自转运动与拨叉轴相耦合,并且可以通过主换挡轴沿轴线的轴向移动完成挡位选择;空挡位状态下,扭簧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在预扭力作用下,能同时抵靠在固设于换挡拨块上的止推销上以及R挡拨叉轴上。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所述拨叉轴包括位于主换挡轴一侧的I / II挡拨叉轴、III/IV挡拨叉轴,以及位于主换挡轴另一侧的V /VI挡拨叉轴和R挡拨叉轴;该四个拨叉轴上均设有用于与换挡拨块的拨头相耦合的耦合凹槽。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换挡拨块包括第一换挡拨块和第二换挡拨块,其中第一换挡拨块的拨头能与I / II挡拨叉轴或R挡拨叉轴上的耦合凹槽相耦合,第二换挡拨块的拨头能与III / IV挡拨叉轴或V / VI挡拨叉轴上的耦合凹槽相耦合。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换挡拨块和第二换挡拨块通过弹性定位销固定在主换挡轴上。本技术的其它特征还有所述止推销固设于第一换挡拨块上。所述扭簧限位于第一换挡拨块和第二换挡拨块之间,扭簧的螺旋圈穿在主换挡轴上。空挡位置状态下,所述第二换挡拨块的拨头与III/IV挡拨叉轴的耦合凹槽相耦 口 ο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使用一个扭簧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机械配合来控制主换挡轴的位置并产生选挡力、回位力;止推销和一根拨叉轴均作用在扭簧的扭臂上,选挡时止推销推动一个扭臂,拨叉轴阻碍另一个扭臂,使扭簧产生扭力;摘挡时,撤销选挡力后,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完成摘挡过程。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变速器选挡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该机构零件数量少,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变速器的成本。本技术适用于各种手动变速的汽车,作为其手动变速器的选挡机构,实现选挡回位操作。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换挡拨块9的拨头与III / IV挡拨叉轴10的耦合凹槽14相耦合时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与I/ II挡拨叉轴12的耦合凹槽14相耦合时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与R挡拨叉轴13的耦合凹槽14相稱合时的王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换挡拨块9的拨头与V/ VI挡拨叉轴11的耦合凹槽14相耦合时的主视图;图7为III / IV挡拨叉轴10、V / VI挡拨叉轴11上的耦合凹槽14与让位槽15的位置关系不意图。图中1 一主换挡轴,2—定位座,3—第一换挡拨块,4一弹性销,5—扭簧,6—第一扭臂,7—第二扭臂,8—止推销,9一第二换挡拨块,10—III / IV挡拨叉轴,11—V / VI挡拨叉轴,12—I / II挡拨叉轴,13—R挡拨叉轴,14一稱合凹槽,15—让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本实施例设置在变速器中,适用于具有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的手动变速器。如图I所示,它由主换挡轴I作为选挡部件,在主换挡轴I上设有轴向与主换挡轴I的轴向垂直的定位座2,定位座2用来控制主换挡轴I对挡位的选择。主换挡轴I其既可轴向移动,也可绕其轴线自转并且其上设有第一换挡拨块3和第二换挡拨块9,这两个换挡拨块通过弹性销4固定在主换挡轴I上。拨叉轴共有四根,它们的轴向均与主换挡轴I的轴向互相平行,且每一拨叉轴上均设有耦合凹槽14。其中,主换挡轴I 一侧相隔设置有I / II挡拨叉轴12、R挡拨叉轴13 ;主换挡轴I的另一侧下方处相隔设有III/IV挡拨叉轴10、V /VI挡拨叉轴11,III/IV挡拨叉轴10、V /VI挡拨叉轴11的头尾设置方向相同且与I / II挡拨叉轴12、R挡拨叉轴13的头尾设置方向相反。拨叉轴与与主换挡轴I间的具体位置关系参见图2—图6所示。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能与I / II挡拨叉轴12或R挡拨叉轴13上的耦合凹槽14 相耦合,第二换挡拨块9的拨头能与III/ IV挡拨叉轴10或V / VI挡拨叉轴11上的耦合凹槽14相耦合。扭簧5自由穿于主换挡轴I上并位于第一换挡拨块3和第二换挡拨块9之间。空挡位时,扭簧的第一扭臂6和第二扭臂7均在一定的预扭力作用下抵靠在固设于第一换挡拨块3上的止推销8上和R挡拨叉轴13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空挡位时第二换挡拨块9的拨头与III / IV挡拨叉轴10的耦合凹槽14为耦合状态,扭簧5有一定的预扭力,使扭簧5的第一扭臂6和第二扭臂7均抵靠在止推销8和R挡拨叉轴13上。选择I / II挡时,在选挡力的作用下,主换挡轴I绕其轴线自转,使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与I / II挡拨叉轴12的耦合凹槽14相耦合,如图4所示。止推销8随第一换挡拨块3转动并推动扭簧5的第一扭臂6,扭簧5的第二扭臂7被R挡拨叉轴13阻挡,扭簧5扭动产生扭力,该扭力将在摘挡时作为回挡力。当摘挡时,在扭簧5的扭力作用下,扭簧5的第一扭臂6反向推动止推销8,使主换挡轴I回到空挡位。选择R挡时,在选挡力的作用下,主换挡轴I绕其轴线自转,使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与R挡拨叉轴13的耦合凹槽14相耦合,由于变速器的整体结构与装配空间的限制,R挡拨叉轴13较I / II挡拨叉轴12距离主换挡轴I的要近,此时的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并未完全脱离I / II挡拨叉轴12,因此通过在I / II挡拨叉轴12上所设的让位槽15,来保证挂上R挡位时,第一换挡拨块3的拨头在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变速器选挡回位机构,包括主换挡轴、一个定位座、多个可做轴向移动的拨叉轴、换挡拨块;定位座设于主换挡轴上且其轴线与主换挡轴的轴线垂直;主换挡轴设置在多个拨叉轴的中央,且其轴向与多个拨叉轴的轴向平行;所述换挡拨块的拨头可通过主换挡轴绕其轴线的自转运动与拨叉轴相耦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紧固于主换挡轴上的扭簧、一个固设于换挡拨块上的止推销;所述止推销的轴向与主换挡轴的轴向平行;空挡位状态下,扭簧的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在预扭力作用下,能同时抵靠在固设于换挡拨块上的止推销上以及R挡拨叉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峥光刘林乔李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