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吉源专利>正文

摩托车锁的解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862 阅读:3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摩托车锁的解锁结构,包括锁体及安装于锁体内的插销组件,该锁体具有锁孔,该插销组件包括可卡于锁体之锁孔的活动卡块、可伸出锁体外进行上锁的锁销以及可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的复位弹簧,还包括锁芯组件和传动杆,该锁芯组件通过传动杆抵于插销组件的活动卡块上,该传动杆推动活动卡块退出锁体之锁孔,复位弹簧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进行解锁。籍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杆利用杠杆原理,推动活动卡块退出锁体之锁孔进行解锁。籍此,当摩托车电源供电不可用或摩托车锁自动解锁控制部件故障时,可以实现手动开锁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锁的解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锁按功能分类主要包括有限位锁和声控报警锁,其中,声控报警锁由于产生噪音以及成本较高而不受车主青睐,且此类声控报警锁是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实现报警功能,存在诸多安全漏洞,不法分子很容易找到干扰设备让其变成“哑巴”,因此,防盗效果好而成本又低的限位锁深受广大车主的欢迎。传统的限位锁多为钢丝链条锁和U形锁,其系将金属链条或U形锁杆穿过摩托车后轮的轮毂间,通过限制后轮的转动而达到锁住摩托车的目的,实现防盗功能。这种类型的限位锁在实际使用时却存在上锁时安装麻烦、开锁时拆卸麻烦,以及非使用状态下存放麻 烦的诸多缺点。有鉴于此,厂家通过改进生产出可以安装在摩托车后轮之轮毂侧旁的半自动限位锁。这种半自动限位锁包括锁体、电机和插销组件,该电机安装在锁体内,该插销组件包括锁销及活动卡块,该活动卡块受电机控制可活动地卡于或退出锁体的锁孔,该锁销可伸出或收回锁体。上锁时,车主将锁销组件推向轮毂方向,使锁销挡在后轮轮毂的链轮盘上,同时,活动卡块卡紧在锁体的锁孔中,此时插销组件整件被限制不能滑动,达到上锁目的。开锁时,车主只需要将车钥匙插入到车头的钥匙孔,半自动限位锁的电机即会自动启动,控制活动卡块退出锁体的锁孔,锁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到锁体内,从而后轮毂解除限位,达到自动解锁功能。上述半自动限位锁虽可提供给车主摩托车防盗功能,在使用的方便性上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然存在不足。较为常见的不足可举例说明如下一旦摩托车电源供电不可用,或摩托车锁自动解锁控制部件(如电机)故障时,便无法解锁,车主无法推动摩托车,只能将摩托车整台搬到维修店或者强行破坏摩托车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锁的解锁结构,当摩托车电源供电不可用或摩托车锁自动解锁控制部件故障导致无法自动解锁时,可以实现手动开锁功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锁的解锁结构,包括锁体、电机及插销组件,该锁体具有锁孔,该插销组件包括可卡于锁体之锁孔的活动卡块、可伸出锁体外进行上锁的锁销以及可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的复位弹簧,还包括锁芯组件和传动杆,该锁芯组件通过传动杆抵于插销组件的活动卡块上,该传动杆推动活动卡块退出锁体之锁孔,复位弹簧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进行解锁。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包括一体连接的驱动部、连接杆部和抵触部,该驱动部连接于锁芯组件,受锁芯组件驱动带动连接杆部和抵触部整体翻转动作。优选的,所述锁芯组件包括锁芯、活动块和弹簧,该锁芯的底面设有两凸点,活动块的顶部设有与凸点相配适的两凹槽,弹簧抵于活动块的底部;针对前述传动杆的驱动部,于该活动块的侧壁上设有扣动槽,该驱动部卡于扣动槽中;当上锁状态时,该两凸点抵于活动块顶部未设凹槽的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解锁时,车主将钥匙插入锁芯并旋转锁芯,该两凸点滑入到凹槽内,弹簧伸长将活动块向上顶起,同时带动卡于活动块之扣动槽的驱动部活动。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为一沿连接杆部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U字形结构,与之对应的扣动槽上设有一圆柱状的卡合柱,该U字形结构咬于卡合柱上。优选的,所述抵触部垂直于连接杆部向处延伸弯成镰刀状,于抵触部的自由尾端形成可伸入到锁体之锁孔内的触动端。优选的,所述插销组件进一步包括有驱动杆,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在驱动杆上,驱动杆连接前述活动卡块,电机转动带动驱动杆驱使活动卡块从锁体的锁孔中退出进行解锁。优选的,所述活动卡块的上端具有一 U字形的挂台,该驱动杆与锁块的连接位置为一半圆柱状的提起部,该挂台挂于驱动杆的提起部上,电机转动,该提起部吊起挂台从锁孔中退出。优选的,所述插销组件进一步包括有一连接套,该连接套套装于驱动杆、锁销以及电机的端部外,前述复位弹簧安装于锁销外并抵于连接套与锁体内壁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传统的摩托车锁包括锁体、电机及插销组件的基础上增加锁芯组件和传动杆,该锁芯组件通过传动杆抵于插销组件的活动卡块上,利用杠杆原理,传动杆推动活动卡块退出锁体之锁孔,复位弹簧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进行解锁。籍此,当摩托车电源供电不可用或摩托车锁自动解锁控制部件故障导致无法自动解锁时,可以实现手动开锁功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锁体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中的锁体保留截面;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电机、插销组件、传动机构、锁芯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分解图;图7本技术之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上锁状态的截面图;图9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解锁状态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锁体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长滑孔14、底板15、锁孔20、电机30、锁芯组件31、锁芯311、凸点32、活动块321、凹槽322、扣动槽323、卡合柱33、弹簧40、传动机构(传动杆)41、驱动部42、连接杆部43、抵触部431、触动端50、插销组件51、锁销52、连接套53、活动卡块531、挂台54、驱动杆541、提起部55、复位弹簧60、侧压解锁机构61、防水盖611、板端部612、按压部613、隔水凸条614、穿孔62、解锁推杆63、胶圈6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摩托车锁用于上锁后轮毂的链轮盘,其包括有锁体10、电机20、锁芯组件30、传动机构40和插销组件50,还包括侧压解锁机构60。本摩托车锁可以实现自动开锁和手动开锁两种功能在摩托车电源可正常供电且摩托车锁自动解锁控制部件没有故障时,车主只需要将车钥匙插入车头钥匙孔接通电源,启动摩托车,位于后轮毂的摩托车锁得电并且自动启动电机20驱动插销组件50解锁后轮毂的链轮盘,车主无需手动,摩托车锁即可自动解锁。当摩托车电源供电不可用,或摩托车锁自动解锁控制部件故障时,可以用摩托车锁的钥匙插入到摩托车锁的锁芯组件30,扭动摩托车钥匙时可以带动传动机构40触动插销组件50脱离与锁体10的限位,再手动地拨动侧压解锁机构60解锁后轮毂的链轮盘,以达到解锁效果。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该锁体10安装在后轮轮毂的侧旁,其通过特殊的螺丝(不能用一般的工具拆除的螺丝)固定。该锁体10上横向贯通地设有第一通孔11以及竖向惯通地设有第二通孔12,于锁体10的一侧还纵向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相通的长滑孔13,该第一通孔11用于安装电机20及插销组件50,该第二通孔12用于安装锁芯组件30,该长滑孔13用于安装侧压解锁机构60。所述传动机构40连接于锁芯组件30的下端,抵于插销组件50上。当电机20、锁芯组件30、传动机构40和插销组件50均安装到锁体10内之后,一底板14从下往上封于锁体10的底部。如图2、7、8所示,所述插销组件50包括锁销51、连接套52、活动卡块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锁的解锁结构,包括锁体、电机及插销组件,该锁体具有锁孔,该插销组件包括可卡于锁体之锁孔的活动卡块、可伸出锁体外进行上锁的锁销以及可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的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芯组件和传动杆,该锁芯组件通过传动杆抵于插销组件的活动卡块上,该传动杆推动活动卡块退出锁体之锁孔,复位弹簧推动锁销收回锁体内进行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吉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