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配料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77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1:36
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其用以向至少一机台输送分配物料,该自动配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至少一存储槽及控制系统;每一存储槽对应一机台设置,物料从存储槽输出送至机台进行生产,对应每一存储槽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推动装置及第二感应器;该推动装置与存储槽设置在该传送装置相对的两侧,该第一感应器对应该推动装置设置,该第二感应器设置在存储槽内,物料在传送装置运输过程中被第一感应器感应到后,使推动装置推动物料落入对应的存储槽内;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及传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配料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配料装置能够自动化连续输入物料并且使物料平均分配到各个机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和自动配料方法。
技术介绍
生产卷筒纸产品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管材,管材在使用时主要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加工机台的存储槽存放,然后进入到加工机台的卷曲装置系统与纸张结合进行卷曲形成卷筒纸产品。由于加工机台的存储槽的容积有限,故存储槽一次可容纳的管材的数量一般为几十根,而且存储槽存放管材不是连续作业,是由工作人员频繁的搬运管材到存储槽内以保证产品的连续生产。这种人工不断输送管材的作业模式不但浪费劳动力,而且某个存储槽 内的不及时存放管材会造成该对应的加工机台上的卷筒纸产品的生产中断,导致机台的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连续输入管材并且能够使管材平均分配到各个机台的自动配料装置。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连续输入管材的自动配料方法。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其用以向至少一机台输送分配物料,该自动配料装置包括 传送装置,用于输送物料; 至少一存储槽,每一存储槽对应一机台设置,物料从存储槽输出送至机台进行生产,对应每一存储槽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推动装置及第二感应器;该推动装置与存储槽设置在该传送装置相对的两侧,该第一感应器对应该推动装置设置,该第二感应器设置在存储槽内,物料在传送装置运输过程中被第一感应器感应到后,第一感应器将感应信息传送给对应的推动装置,使推动装置推动物料落入对应的存储槽内;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及传送装置,并根据第二感应器发出的感应信号控制传送装置的运行和第一,第二感应器的开关;控制系统控制对应各存储槽的第一感应器依次连续运行,使各第一感应器对应的存储槽依次被物料所填充,当其中一第二感应器被物料遮住,第二感应器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使对应的第一感应器停止运行,当所有的第二感应器全部被物料遮住,控制系统将使传送装置停止运行。一种自动配料方法,应用于向至少一机台输送分配物料的自动配料装置,该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传送装置及对应每一机台设置的存储槽,对应每一存储槽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推动装置及第二感应器;该推动装置与存储槽设置在该传送装置相对的两侧,该第一感应器对应该推动装置设置,物料在传送装置运输过程中被第一感应器感应到后,第一感应器将感应信息传送给对应的推动装置,使推动装置推动物料落入对应的存储槽内,该第二感应器设置在存储槽内,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及传送装置,并根据第二感应器发出的感应信号控制传送装置的运行和第一,第二感应器的开关,该自动配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自动配料装置刚开始运行,控制系统控制各个机台对应的第一感应器和推动装置依次连续运行一定的时间,使各个机台对应的存储槽内被推入一定数量的物料; 当最后一个机台对应的存储槽内也推入了一定数量的物料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物料将继续从第一个机台开始连续推进直到存储槽内的第二感应器被遮住,第二感应器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使对应的第一感应器停止运行;然后物料运行到下一个机台,依次对各个机台的存储槽进行填充直至第二感应器被遮住,当最后一台机台的第二感应器被物料遮住时,物料将从第一个机台开始循环连续推进; 在自动配料装置运行的过程中,所有机台的第二感应器全部被物料遮住,控制系统将使传送装置停止运行。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配料装置能够自动化连续输入物料并且使物料平均分配到各个机台,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加料操作该装置能够明显提高加工机台的生产效率,操作简单方便,人员的劳动力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配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配料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配料装置的正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动配料装置j loo 爬升装置 —~链条装置 11梯板_13_管材200I送装置 i挡板_3^_ 第一光感应器 33 推动装置35~存储槽 —50~ 第一限位板 51 _第二限位板 i 第二光感应器 55 ~ 输送通道弧形板_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配料装置100其用以向至少一机台输送分配物料。本专利技术将以自动配料装置100输送分配管材200为例进行说明。该自动配料装置100包括一爬升装置10、一传送装置30、至少一存储槽50及一控制系统(图未示)。本实施例中,存储槽50为四个,分别对应四个不同的机台,且沿传送装置30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该爬升装置10包括可上下循环运动的链条装置11及装载在链条装置11上的平行设置的至少二梯板13。该至少二梯板13可在链条装置11的带动下上下循环运动。该爬升装置10还包括对应连接链条装置11的一驱动装置(图未示)以驱动其循环运动。每一梯板13上可容置一管材200。本实施例中梯板13由两块呈一定角度连接的板材形成,可以理解该梯板13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放置管材200即可,例如还可以是由若干个勾状物构成。管材生产线(图未示)生产的管材200通过一定的输送装置(图未示)得以输送,随后在输送的过程被切割装置(图未示)切割成生产所需的长度,然后继续由输送装置输送到达邻近爬升装置10处,接着自然跌落到爬升装置10的一梯板13上。该传送装置30设置在爬升装置10的下游端。该传送装置30的设置高度邻近梯板13循环运动的最高点。该传送装置30优选为皮带传送装置,但不限于皮带传送装置。当管材200随着爬升装置10的梯板13上升而上升,达到梯板13循环运动的最高点时,管材200会落在传送装置30上,并随着传送装置30向机台方向输送。可以理解的,爬升装置10不是自动配料装置100的必要元件,也可是直接由输送装置直接输送到传送装置30上。该传送装置30的一侧设置有一沿传送装置30的传送方向延伸的挡板31。本实施 例中,该挡板31与爬升装置10都设置于传送装置30相同的一侧,且该爬升装置10未被挡 板31遮蔽,即该挡板31不会构成管材200从爬升装置10的梯板13落至传送装置30上的阻碍。可以理解的,该挡板31也可与爬升装置10相对设置,即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30相对的两侧。沿传送装置30的传送方向于挡板31上设置有第一光感应器33。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感应器33的个数为四个。每一第一光感应器33于挡板上对应设置有一推动装置35。每一第一光感应器33、推动装置35与一相应的存储槽50对应设置。该推动装置35可产生垂直传送装置30传送方向的推动力,该推动装置35可由汽缸带动。当管材200运输过程中被第一光感应器33感应到时,第一光感应器33将信息传送给对应的推动装置35,推动装置35推动管材200落入相应的存储槽50内。可以理解的,每一推动装置35和其对应的第一光感应器33沿传送装置30的传送方向为间隔设置,间距可以根据管材200的长度以及传送的速度来设定,使第一光感应器33感应到管材200的端部,推动装置35推动管材200的中间部,方便管材200跌入对应的存储槽50。可以理解的,设置在传送装置30最末端的存储槽50可不设置第一光感应器33和推动装置35,而是在挡板31上设置一弧形板80,当管材200输送到邻近最后一机台时,管材200的一端撞击到弧形板80,结合传送装置30的带动作用,管材200将自动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配料装置,其用以向至少一机台输送分配物料,该自动配料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用于输送物料;至少一存储槽,每一存储槽对应一机台设置,物料从存储槽输出送至机台进行生产,对应每一存储槽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推动装置及第二感应器;该推动装置与存储槽设置在该传送装置相对的两侧,该第一感应器对应该推动装置设置,该第二感应器设置在存储槽内,物料在传送装置运输过程中被第一感应器感应到后,第一感应器将感应信息传送给对应的推动装置,使推动装置推动物料落入对应的存储槽内;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及传送装置,并根据第二感应器发出的感应信号控制传送装置的运行和第一,第二感应器的开关;控制系统控制对应各存储槽的第一感应器依次连续运行,使各第一感应器对应的存储槽依次被物料所填充,当其中一第二感应器被物料遮住,第二感应器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使对应的第一感应器停止运行,当所有的第二感应器全部被物料遮住,控制系统将使传送装置停止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月明倪岳明王祥明张欣俐
申请(专利权)人: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