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保鲜膜复卷机构的纸筒输送装置,包括装在机架(1)上的圆盘中心轴(21),该圆盘中心轴的两端装有圆盘(22),所述两圆盘的外圆周边上均装有若干纸筒顶头(23),该纸筒顶头通过其底部的凹槽(24)与纸筒输送气缸(25)相接,所述圆盘中心轴(21)与圆盘传动组件(26)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纸筒顶头将纸筒顶住固定,纸筒的输送由圆盘的旋转而完成,及纸筒与薄膜的收卷、薄膜的分切等工序为全自动、一次性完成,自动化程度高,保鲜膜所用的纸筒为间歇式输送、具有连续输送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投入人工成本低,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了保鲜膜纸筒的复卷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复卷机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薄膜复卷机构(将大纸筒薄膜复卷到小纸筒)上的纸筒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复卷机构是一种将大纸筒薄膜经过放卷、输送、收卷、分切等工序而复卷到小纸筒上的设备。其制得的小规格的塑料薄膜纸筒根据材 料和特性的不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适用于各种高档薄膜包装、塑料袋用膜、防护用膜等等。目前,对于保鲜膜的复卷是经过放卷、输送、收卷处理后,再需要另由人工对其进行分切而制成保鲜膜纸筒;且保鲜膜所用的纸筒是单个输送、不具有连续输送功能的。此方式工作效率低、投入人工成本高,且由于人工操作而影响了保鲜膜的分切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能全自动完成纸筒的间歇式输送的纸筒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纸筒输送装置,包括装在机架上的圆盘中心轴,该圆盘中心轴的两端装有圆盘,所述两圆盘的外圆周边上均装有若干纸筒顶头,该纸筒顶头通过其底部的凹槽与纸筒输送气缸相接,所述圆盘中心轴与圆盘传动组件相连。采用本专利技术后,通过纸筒顶头将纸筒顶住固定,纸筒的输送由圆盘的旋转而完成,及纸筒与薄膜的收卷、薄膜的分切等工序为全自动、一次性完成,自动化程度高,保鲜膜所用的纸筒为间歇式输送、具有连续输送功能。本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投入人工成本低,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了保鲜膜纸筒的复卷质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保鲜膜复卷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含有部分机架,不包括纸筒仓等)。图3为图I中纸筒输送装置、保鲜膜分切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至图3可知,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保鲜膜复卷方法是首先,放卷装置上的薄膜(放料膜3,即保鲜膜)经过放卷装置的放卷和薄膜输送装置的输送后,进入收卷装置的压辊和收卷辊之间,同时纸筒仓内的纸筒经过纸筒出料组件的间歇式出料控制而进入纸筒输送装置中;接着,纸筒经过纸筒输送装置的输送而到达收卷装置的收卷辊的侧边(使该纸筒与收卷辊并排相接),并由于收卷辊的旋转而将薄膜卷到该纸筒上;然后,完成收卷的纸筒经过纸筒输送装置的输送而靠近保鲜膜分切装置,并由于保鲜膜分切装置的分切及其向上的吹气,纸筒上的一部分薄膜被继续卷到该纸筒上、另一部分薄膜则被吹卷到上道工序 (即新纸筒已被输送而到达收卷辊的侧边)的新纸筒上,至此就全自动完成了薄膜的放卷、 输送(包括薄膜和纸筒)、收卷、分切工序而制得保鲜膜纸筒成品。如所述保鲜膜复卷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保鲜膜复卷机构,包括机架I、放卷装置、 薄膜输送装置和收卷装置,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收卷装置的侧边装有纸筒输送装置12,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该纸筒输送装置12的上方装有纸筒仓11及其纸筒出料组件10,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纸筒输送装置12的侧下方装有保鲜膜分切装置15。其中,放卷装置包括放料座2、放料传动组件4、放料主动辊5、放料电机17等部件; 薄膜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导辊6 ;收卷装置包括压辊座7、压辊8、收卷辊9、收卷控制组件 16 (含收卷电机),压辊与收卷辊为上下滚压式设置。所述放卷装置、薄膜输送装置和收卷装置均依次装在机架的相应位置上,均为公知技术。所述纸筒出料组件10可由相连的出料气缸18和出料杆19组成,其出料杆19对着纸筒仓11的出口处,由出料气缸控制出料杆的动作,使纸筒仓内的纸筒为间歇式出料。如图I、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纸筒输送装置12,包括装在机架I上的圆盘中心轴 21,该圆盘中心轴21的两端装有圆盘22,所述两圆盘的外圆周边上均装有若干纸筒顶头 23,该纸筒顶头23通过其底部的凹槽24与纸筒输送气缸25相接,所述圆盘中心轴21与圆盘传动组件26相连。在所述圆盘22的外圆周边上为每隔90度圆弧上均设置一个纸筒顶头23,可分为A、B、C、D四个位置,两圆盘上的纸筒顶头均为一一对应设 置,每对纸筒顶头之间用于放置保鲜膜所用的纸筒20。该纸筒输送装置12的纸筒顶头23所在的B位置与收卷装置的收卷辊9相靠(即互相靠近并相接)。在所述纸筒仓11的出口上、并靠近纸筒输送装置12的纸筒顶头23下方处装有纸筒架30,用于放置从纸筒仓内落下的纸筒。纸筒输送装置12的工作原理是纸筒仓11内的纸筒经过纸筒出料组件10的出料气缸18及出料杆19的出料控制,纸筒仓最底部的纸筒落到纸筒架30上,其上一纸筒则被出料杆挡住。此时,纸筒输送气缸25启动而通过纸筒顶头23底部的凹槽24,推动处于圆盘A位置的一对纸筒顶头23顶住落到纸筒架30上的纸筒两端(而后纸筒输送气缸25退回)。圆盘经圆盘传动组件26的传动而由位置A转到位置B,到达收卷辊的侧边,并由于收卷辊的转动而将薄膜卷到纸筒上。当纸筒完成薄膜的收卷后,圆盘经圆盘传动组件26的传动而由位置B转到位置C,此时纸筒以及收卷辊上的薄膜被拉到圆盘的C位置处,则由保鲜膜分切装置15对该薄膜进行分切。薄膜分切完成后,纸筒顶头则由圆盘的C位置处经过D 位置而再回到A位置处。如图I、图2、图3所示,所述保鲜膜分切装置15包括装在机架I上的分切座31,在该分切座31的两端之间装有分切丝32 (可为电加热方式),且在该分切座31的侧边(图示的右侧)还装有下吹气管33,所述下吹气管33上设有若干开口向上的气孔34。为了能使切断后的保鲜膜更准确、更快速地卷到新的纸筒上,可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收卷装置的收卷辊9与纸筒输送装置12的圆盘22之间处装有上吹气管35。该上吹气管35的出口对着与收卷辊9相靠的纸筒的稍上方处。该上吹气管35能实现对已被分切的纸筒上的一部分保鲜膜进行向上吹气,使其被卷到新纸筒上。保鲜膜分切装置15的工作原理是当收卷后的纸筒由纸筒输送装置12的圆盘B位置转到C位置后,由分切丝32对已完成收卷的纸筒上的保鲜膜进行分切、并由下吹气管33上的气孔34对分切后的保鲜膜进行向上吹气,使前一部分薄膜被继续、自动卷到该纸筒上、后一部分薄膜则被吹卷到上一工序(即新纸筒被输送而到达收卷辊的侧边)的新纸筒上。此制得的保鲜膜纸筒成品由纸筒输送装置12的纸筒输送气缸25的控制而使纸筒顶头23松开后,该纸筒成品自由落到机架I上的出料架39上而滚到成品仓14内。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该纸筒输送装置12的上方装有纸筒仓11及其纸筒出料组件10。在所述机架I上、并在纸筒输送装置12的圆盘中心轴21处装有纸筒压紧装置13 ;所述纸筒压紧装置13包括装在机架I上的压紧气缸40,该压紧气缸40上连有压紧杆36,压紧杆36通过中间连接组件37与装在纸筒输送装置12的圆盘中心轴21上的压紧架38相连。该压紧架38的两端处于纸筒顶头23的A、C位置之间,用于压紧已完成 分切的保鲜膜纸筒。所述放卷装置、薄膜输送装置和收卷装置,纸筒输送装置12、纸筒出料组件10、保鲜膜分切装置15、纸筒压紧装置13均与微电脑控制装置电连接,并由其统一调控。权利要求1.一种纸筒输送装置,包括装在机架(I)上的圆盘中心轴(21),该圆盘中心轴(21)的两端装有圆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圆盘的外圆周边上均装有若干纸筒顶头(23),该纸筒顶头(23)通过其底部的凹槽(24)与纸筒输送气缸(25)相接,所述圆盘中心轴(21) 与圆盘传动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筒输送装置,包括装在机架(1)上的圆盘中心轴(21),该圆盘中心轴(21)的两端装有圆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圆盘的外圆周边上均装有若干纸筒顶头(23),该纸筒顶头(23)通过其底部的凹槽(24)与纸筒输送气缸(25)相接,所述圆盘中心轴(21)与圆盘传动组件(2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鸣雷,潘金巧,潘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金达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